讓長城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2022-10-10 10:55:15??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長城、黃河、長江等是中華民族的標識,它們雄偉壯麗的身姿、一往無前的氣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頑強堅韌、勇敢智慧,見證了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燦爛輝煌的歷史,凝聚著中國人民眾志成城、團結奮進的愛國情懷。這是祖先和自然饋贈給我們的寶貴遺產,需要世世代代保護好、傳承好。 隨著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不斷加速,這些“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保護狀況明顯改善、歷史風貌更加完整、文化價值日益凸顯,成為人民群眾觸摸歷史、感受民族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資源,受到社會各界廣泛贊譽。一些已建成的國家文化公園成為熱門的旅游目的地、研學目的地和文體活動舉辦地,為當地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融入生活、造福群眾,這是新時代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能取得偉大成就的一條重要經驗。文化遺產必須在保護和利用中才能永續。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在建設中注意把長城沿線的村鎮納入規劃,在建設中同步考慮鄉村振興,通過打造公園改善當地的生活環境、提升群眾的生活水平,更通過創造就業機會幫助群眾致富。這樣,保護工作就會得到群眾的大力支持,群眾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就會越來越強。目前,長城沿線多地涌現了巡查守護長城的民間組織,長城的保護和利用進入良性循環。 文化遺產承載歷史文化,凝聚民族精神。萬里長城所凝聚的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和眾志成城的愛國情懷,是激勵中國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各地在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中注意挖掘歷史文化遺產,梳理非遺資源,注意展示長城沿線自古以來各民族相互交融的歷史,注意展現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從而把長城建設的歷史過程中展現出來的團結、堅韌、勇敢等中華民族精神特質彰顯出來。見人、見物、見精神,在暢游公園中受到思想的啟迪和精神的洗禮,這是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得到群眾歡迎和支持的另一個原因。 “不到長城非好漢!”保護好利用好長城,講好新時代的長城故事、中國故事,就能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共同繪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美畫卷。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