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博博會”在鄭州啟幕 “福建文物展區”備受矚目
2022-09-05 17:17:31??來源:福建省文物局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日前,國際博物館協會正式公布了博物館的新定義,即“博物館是為社會服務的非營利性常設機構,它研究、收藏、保護、闡釋和展示物質與非物質遺產。向公眾開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博物館促進多樣性和可持續性。博物館以符合道德且專業的方式進行運營和交流,并在社區的參與下,為教育、欣賞、深思和知識共享提供多種體驗。” 9月1日,第九屆“博博會”開幕儀式現場 9月1日,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博物館協會、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九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簡稱“博博會”)在河南省鄭州市開幕,主題為“新時代的博物館:創新·發展·傳承”。為展示宣傳福建博物館在文創、數字化保護利用成果,提升福建博物館的影響力,福建省文物局率隊組團參展,主辦“遇見文物 發現文明——福建文物展區”,在中原大地盡顯八閩文化魅力。 “福建綠”亮相 展會現場一抹靚色 鄭州國際會展中心的“福建文物展區” 本屆“博博會”,記者來到位于鄭州國際會展中心的“福建文物展區”,只見現場人頭攢動,前來參觀、拍照、體驗的游客絡繹不絕。“福建文物展區”外觀呈國潮綠(青綠),在展會現場十分醒目,據介紹,該設計靈感來源于《千里江山圖》中的青綠之美,同時象征著福建清新、優美的生態環境;展館內一道由300把勺子組成的展示墻同樣讓人眼前一亮,寓意為“風調雨順”(勺子在福州方言中為“調羹”,取其諧音)。 據了解,由福建省文物局主辦,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牽頭承辦的“福建文物展區”面積達450m2,經過一年多時間精心籌備,采取各地市博物館自愿報名,承辦單位實地調研考察的方式,選取23家博物館(含15家國有博物館和8家非國有博物館)和1所高校(廈門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參展,展示內容包含文創產品、數字化項目、世界文化遺產及參展單位相關情況等四大部分。本次展覽也是福建省第三次組團參加“博博會”。 美觀+創意 文創產品盡顯魅力 近年來,博物館文創開發呈現井噴態勢,新模式、新玩法層出不窮。尤其在暑假期間,不少博物館迎來參觀高峰,博物館文創產品也頻頻“出圈”,屢屢掀起消費熱潮。實用的帆布袋、小巧的鑰匙扣、精致的脫胎漆器、萌萌噠福虎存錢罐……本屆“博博會”,文創更是“福建文物展區”的一大特色,各博物館共展出626款文創展品,精美的造型與十足的創意,吸引了眾多游客欣賞、購買。 傅柒生在展區內了解文創展品 開幕當日上午,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福建省文物局局長傅柒生便來到“福建文物展區”視察工作。每到一處展位,傅柒生都要仔細地觀察每一件文創展品,并與工作人員親切交流,了解展品的創意來源以及背后的故事。傅柒生指出,文創產品是加深觀眾對博物館理解與認識的信息傳承載體,各博物館應將深度研究與創意闡釋相結合,關注文創產品質量與內涵,結合市場需求,開發出更加貼近生活、引領生活美學的多樣化文創產品。 本屆博博會展覽將持續至9月4日。另悉,博博會期間,由中宣部志愿服務促進中心、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共同主辦的“喜迎二十大 強國復興有我——青少年中華文物我來講”博物館志愿服務項目在鄭州召開經驗交流會,現場評出50個博物館志愿服務項目,福建博物院志愿服務項目位列其中。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