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名家說第20期活動回顧:一曲熔鑄文物的長江之歌——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的策劃與實施
2022-05-31 09:50:00? ?來源: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2022年5月29日上午,福建博物院“文博名家說”之“一曲熔鑄文物的長江之歌——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的策劃與實施”在福建博物院學術報告廳圓滿結束。 講座正式開始前,福建博物院張煥新副院長首先致辭,為現場觀眾介紹了此次主講嘉賓四川博物院謝丹副院長,并為講座的圓滿成功送上祝福。 謝丹副院長第一部分介紹了策展背景。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四川博物院策劃了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以稻作農業為主的古代文明。四川盆地是“長江上游文明之源”,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文化格局中不可缺少的一元。故而要將以三星堆為代表的古蜀文明放在長江文明的視野下去解讀。第二部分介紹了展覽的框架。為了讓觀眾沉浸式感受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的形成,展覽分為“巴蜀并輝”“群雄競華”“多元一體”“天下歸一”四個部分,呈現了長江流域的巴蜀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等區域性青銅文化,展現了長江流域青銅文明多元一體的發展歷程。 第三部分介紹了展覽的形式創意。在展廳布局上,綜合考慮展覽內容和展廳層高等條件進行合理布局。在藝術呈現方面,空間上以長江水脈為元素,輔以靈動的形式設計,營造出“不盡長江滾滾來”的宏大氣勢。色彩上以長江水韻味基調,各部分又以不同色彩加以調和,烘托各地人文和地理特征。營造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多元一體的空間氛圍。第四部分介紹了“1+N策展模式”。該模式包括了由48家文博單位組成的文博矩陣、14家社會企業參與的企業矩陣、IP人社、線上傳播、展覽同名圖錄、講座與社教、文創、線下體驗。全方位創新博物館文化體驗模式。最后總結了長江流域青銅特展產生的廣泛社會影響。 現場觀眾與謝丹副院長積極互動,從展覽的文物、布置、影響等各個方面提出自己的問題,謝丹院長一一為其答疑解惑。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