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張自成:全方位為文物“代言”
2022-03-02 13:25:00??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對于文物來說,保護是根本,利用、傳承是目的,但更重要的是讓文物“活起來”。——張自成 “文物”是張自成履職全國政協委員5年來提案中的高頻詞。從2018年《全面加強革命文物的資源整理、價值挖掘和宣傳闡釋》,到2022年將提交《關于提升文物防災減災能力的提案》《關于加強文物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工作的提案》,他的提案多次聚焦文物保護、文化傳承。 張自成是文物出版社社長。他說,履職盡責首先從專業做起,其次將專業與國家關切、大政方針緊密結合。立足自身專業與服務國家戰略,他一方面呼吁加強文物保護,另一方面關注如何讓文物“活起來”。 “對于文物來說,保護是根本,利用、傳承是目的,但更重要的是讓文物‘活起來’。”張自成說,讓文物“活起來”的方式多種多樣,就出版來說,借助數字化技術實現融合發展可以讓更多人了解文物與文化。 他介紹說,文物出版社有包括知識服務平臺、資源庫等在內的多種數字化產品,這些產品可服務專業研究者與大眾讀者。如果讀者對一件文物感興趣,可以借助知識圖譜了解與其相關的各種信息,也可以借助AR、VR等多種技術360度觀看文物。 借助融合出版技術,更多文物知識為大眾所了解。因此,2021年,參加全國政協組織的“推動出版業高質量發展,擴大優質文化產品供給”專題調研時,張自成就對數字技術非常關注。通過調研他認為,應加快《關于推動傳統出版和新興出版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中提出的培育數據要素市場等措施的落地,支持、鼓勵出版單位加強數據資源處理和新技術應用,創新出版方式和內容表達形態,提供多種形式的知識服務,推動出版業態轉型升級。 除了參與調研,2021年張自成還在政協委員讀書會上講解文物、考古等專業知識。為了講清楚考古發現、文物與歷史,他對近幾年30個重大考古項目進行系統梳理,收集了包括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青海烏蘭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陜西榆林石峁遺址等在內的大量文圖資料。專業、生動的講解激發了委員的互動熱情。 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同樣牽動著張自成的心。履職5年來,他參加了推進大運河文化公園建設調研、推進黃河文化公園建設(寧夏段)專題調研等政協調研活動,提出《關于利用遙感衛星技術等科技手段全面提升不可移動文物的監測保護水平的提案》等。2021年的河南暴雨提升了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的緊迫感。張自成又在今年《關于提升文物防災減災能力的提案》中提出了諸多建議。 密切關注文物,不斷提出新思考,張自成一直在履職盡責。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