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回顧 | 泛知識之舟——青少年科普講座系列
2022-02-23 21:05:00??來源: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詩詞與天文 大年初二,福建博物院舉辦了面向7-12歲小朋友們的青少年科普講座——《詩詞中的天文學》,將科學和藝術、剛與柔結合,帶領小朋友們走向浪漫優美又奇幻的詩歌與天文世界。 敢于對詩詞質疑,培養思辨能力 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小火炬》執行主編謝道廉老師從同學們都熟知的蘇軾開始講起,以蘇軾的《江城子 密州出獵》中的最后一句“西北望,射天狼”為例,拋出問題,引人深思。 “我們在什么時間和地點能看到天狼星呢?當時蘇軾所在的北半球真的能看到天狼星嗎?蘇軾往西北的方向能射到天狼星嗎?”老師的問題引發了同學們的思考。 詩詞和天文結合,培養綜合性聯想和應用能力 老師又從同學們比較熟悉的詩經入手,介紹了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二百八十三宮等天文學基礎知識,讓大家可以更容易接受生僻難懂的天文學知識,也更能激發對天文和詩歌學習的興趣。 從看似毫無關系的詩詞和天文知識的聯系中,同學們可以學會將自己學過的任意知識和新知識進行聯系構想,將不同學科的知識進行聯系和比較,培養了同學們的綜合性聯想和應用能力。 一字一世界 大年初四,福建博物院舉辦了面向9-12歲青少年的青少年科普講座——《漢字與成語中的百科大世界》。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小火炬》的資深編輯鄭敏老師用生動活潑的內容讓小朋友們對漢字的起源發展和成語的意義和現實性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漢字連連看 老師將漢字和對應的甲骨文打亂,請小朋友們重新連線,并對這些象形文字的長相和形成過程進行猜想。小朋友們積極舉手,暢所欲言,課堂上全是歡樂的氣氛。 表情包猜成語 生動又難忘 這是讓很多小朋友最難以忘記的環節。鄭敏老師將可愛的圖畫和看似難懂的成語結合,讓看似枯燥的語文學習煥發無限生機。 “為什么說狡兔三窟?五花八門是哪八門?蠶食鯨吞能夠用在什么地方呢?……”課堂上,老師不僅教授了這些知識,更教會了大家如何學習成語。成語的習得,不光只是記住讀音和寫法,還需要對用法和來源有一定的了解。這場講座也并且不僅僅局限于成語的學習,更期待小朋友們能借此更加熱愛我們的中華文字,產生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 供稿:社會教育部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