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敬獻 國家文物局與中央廣電總臺聯合攝制《古韻新春》 以文物之美探尋新春古韻
2022-02-07 15:33:31? ?來源:國家文物局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1月31日12:40分,除夕當天,由國家文物局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攝制的《古韻新春》特別節目將在央視一套綜合頻道與觀眾見面,以文物之美探尋新春古韻。 歷添新歲,春滿山河,一年年春節,一次次相聚,一代代傳承?!豆彭嵭麓骸范ㄎ粸槭讬n跨越千年、溯源中國春節年俗的文化創演節目,將帶領觀眾從一件件文物中找尋新春習俗的千年傳承,找尋中國人慶賀新春的“根”與“魂”。 節目以文物為切入點,以“一物一曲”為核心概念,通過“文物展演+文化訪談+古風樂舞”有機融合的方式,由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任萬平、中國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張志清、中國國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王湛、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四位專家學者帶領觀眾,挖掘梳理中華民族從古至今慶賀新春的儀式與習俗,在文物典籍中溯源中國新年的傳承脈絡與文化內涵,探尋新年的文化意義。 現藏于故宮博物院的南宋畫作《豳風圖》卷《七月》,呈現3000年前古人慶賀新年的喜樂景象;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西漢彩繪長袖女舞俑,展現漢樂舞迎接新年的歡樂;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東漢灰陶女廚傭,讓我們追尋到最早的餃子;而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新疆吐魯番出土的唐代餃子、點心及食具,說明早在1000 多年前,中原人民喜愛的餃子已成為當地的美食;洛陽博物館的東漢鎏金青銅羽人,承載古人對浩渺星空的想象;故宮博物院的唐陶舞蹈俑、演奏俑用翩翩舞姿,再現長安守歲的年俗盛況;明朝《歲朝村慶圖》中民間百姓互拜新年的煙火氣呼之欲出......一件件精心挑選的文物,在“一物一曲”的生動展現中,在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巧妙的融合中,展現出中華民族從未斷流的文化傳承與審美認同。 據悉,《古韻新春》節目除了在除夕當天首播外,還將于2月1日(大年初一)13:53分和2月4日13:52分重播。 采寫:李 瑞 編輯:張麗卉 審核:李 瑞 監制:李 讓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