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訊 | 巍巍協和 大德是欽——1916-1951年的福建協和大學
2022-01-26 17:52:32??來源: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時間:2022年1月25日開展 地點:福建博物院10號展廳 主辦單位:福建博物院 福州市文物局 福建協和大學是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發展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以人格教育為立校之本、教學科研為辦學之基、服務社會為教育之光,營造健康、和諧、向上的校風,雖幾經動蕩,卻頑強屹立,培育出的國家棟梁、民族英才是她貢獻給中國社會的一筆豐富的遺產。 百年滄桑,薪火相傳。上世紀50年代初高等院校調整,福建協和大學厚植的學脈融入到八閩大地眾多高等學府之中,傳延至今。今天,讓我們通過老照片的時光記憶和文物的點滴痕跡,還原曾經的光輝歲月,述說一段輝煌的歷史。 第一部分 西學東漸 協大初興 福建負山面海,省會福州位于閩江口附近,漢唐以來就是海上交通的中心。中西文化在這里交匯融合,譜寫出一篇篇華美樂章,福建協和大學即是其中燦爛奪目的一頁。 第二部分 精心規劃 卓然魁岐 倉山觀音井校舍狹小不便,協和大學決定搬遷至魁岐,并聘請著名建筑師亨利·墨菲進行設計。不到三年,一處雄偉、有序的校園建造完成,為協和大學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三部分 吐納東西 最高學府 通過協和大學師生們的共同努力,協和大學取得了越來越大的社會反響。1927年協和大學收回國人自辦;1928年已經發展為文、理、教育三學院并立的教學格局;1932年秋開始兼收女生,成為當時比較完備的一所高等院校;1936年增設農學及農業經濟兩系;1942年獲得了“大學”資質。 第四部分 追尋光明 真理是超 為躲避戰火,保存抗日力量,福建協和大學遷往邵武。邵武時期的協和大學是一所較為完備的戰時大學,學生逐年增加,辦學成效顯著。抗戰勝利后,協和大學重返福州魁岐校園。 福建協和大學歷經5年籌辦、35載辦學、三遷校址、五易校長,直至1951年完成使命,成為福州大學的一部分,她始終見證著近代中國政治的變遷與社會化教育的發展。 協和大學在較短的時期內獲得了巨大發展,不僅創造了規模宏大、景色優美的大學校園,而且為中國社會的文明進步培養了大批精英人物。在辦學模式、人格培育與教育經驗等方面,她都為中國的高等教育,特別是福建教育事業的新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這些歷史功績應當為我們所銘記,也應當為歷史所歌頌。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