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囑托接續奮斗 勇擔使命砥礪前行 不斷開創新時代福建文物工作新局面
2022-01-18 13:05:00? ?來源:國家文物局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勝利閉幕之后,福建省文物局把學習宣傳貫徹好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重要政治任務,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從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11月22日,召開了局務擴大會議,認真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研究福建省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意見。12月1日,召開2021年福建省分管文物工作領導培訓班,重點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福建省委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提高各級領導干部對文物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做好文物工作使命感和責任感。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在福建省文物系統中持續引起強烈反響。大家普遍認為,全會是在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熱烈氛圍中,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黨成功召開的一次意義重大必將載入史冊的盛會,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政治意義、歷史意義、現實意義和世界意義,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作了充分的政治準備、思想準備、理論準備和工作準備。 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進的奮進路,大家紛紛表示,全會把文化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指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全社會凝聚力和向心力極大提升。特別是文物工作被首次寫入黨的歷史決議,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文物工作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為新時代文物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文物工作者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凝聚起不懈奮斗的磅礴力量。當前,文物事業發展已站上新的起點、踏上新的征程。福建省文物系統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科學理念融入發展各領域全過程,堅持將文化遺產資源優勢進一步轉化為發展優勢,激發加強新時代新福建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的巨大熱情,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作出新的貢獻。 領悟新要求 履行福建文物時代使命 全會向全黨發出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偉大號召。我們要以黨的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引,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實際成效,推動福建省從文物大省向文物強省的歷史性跨越。我們更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決議精神作為當前的首要政治任務,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關于文物工作重要論述精神結合起來,與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福建重要講話和福建省委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結合起來,與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統籌抓好當前各項工作結合起來,與貫徹落實《“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結合起來,進一步深入挖掘福建文物和文化遺產特色資源,勇敢承擔文物“培根鑄魂”的重要使命,使文物保護利用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眾,為福建文化強省建設和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為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與交流互鑒提供福建智慧和福建樣板。 謀劃新思路 夯實文物保護基礎工作 加強文物保護區域總體規劃編制工作,重點做好革命文物、海絲文物等總體保護規劃。加強文物資源普查,完善常態化文物登記制度,應用先進技術提高福建省文物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健全落實國有文物資源資產管理辦法,完善文物資源資產報告制度。健全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機制,實現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工作中文物檔案、保護范圍劃定、保護標志樹立完成率達到100%。探索實施文物“保險+服務”模式,切實創新文物安全工作舉措。規范文物保護項目規劃和方案的編制工作,健全完善項目審批機制,提升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工程和可移動文物修復質量。對標中央編辦《關于加強文物保護和考古工作機構編制保障的通知》要求,著力推進省級和市縣級文物行政管理部門力量,充實省級和地市級考古和文物保護事業保護力量。 搶抓新機遇 強化世界文化遺產保護 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致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賀信精神,細化工作舉措,推動福建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持續發揮世遺大會效應,利用好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平臺,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利用、生態文明建設、文化交流互鑒等方面交流合作。加強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和利用規劃編制,建立常態化監測和巡查制度,實施世界文化遺產保護修繕和安全防護工程。繼續做好三坊七巷、閩浙木拱廊橋、閩南紅磚建筑申遺前期工作,積極參與海絲聯合申遺和萬里茶道聯合申遺,努力推動汀州城墻、東山關帝廟分別參與中國明清城墻、關圣文化史跡聯合申遺工作。在加強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基礎上,支持所在地政府和保護管理單位進行合理利用,依托世界文化遺產資源大力推動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鮮明地域特點和世界影響力的特色旅游發展。 實施新舉措 加大重點文物保護力度 積極參與“考古中國”重大課題,深挖福建省史前遺址、南島語族文化等特色考古資源。推進萬壽巖遺址和奇和洞遺址等史前遺址考古研究和保護利用,加強萬壽巖、武夷山城村漢城等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及平潭殼丘頭等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實施德化窯遺址、萬壽巖遺址、漢城遺址、南山遺址等大遺址保護展示環境整治工程。加強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加強城鄉建設中文物保護工作,做好片區開發項目文物和老建筑普查,做好基本建設中文物調查勘探和搶救性考古發掘,開展鄉村建設歷史文化保護線劃定工作,強化不可移動文物“兩線”管控。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民居保護,實施一批以特色古厝、鄉土建筑為主體的重點文物保護項目。加強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組建福建水下考古基地,支持福建水下考古基地落戶平潭,做好水下文物保護監測試點和出水文物保護修復工作,建設高標準出水文物保管庫房,提升福建水下考古優勢。 錨定新目標 爭當革命文物工作排頭兵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全國和福建省革命文物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福建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實施方案》,全面推進原中央蘇區片區、海陸豐片區、閩浙贛片區等革命文物集中連片保護利用工程。重點實施中央紅軍長征、中央蘇區紅色交通線、北上抗日先遣隊、中央蘇區毛澤東調查研究之路等精品紅色文化線路整體保護項目。積極爭取上級部門支持福建省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革命文物的保護利用,系統推進長征出發地長汀縣、寧化縣革命文物保護傳承、研究發掘、環境配套、文旅融合、數字再現等基礎建設。重點做好革命文物修繕工程和革命文物展示工程。充分利用福建省革命文物資源優勢,挖掘好紅色基因的文化內涵,結合福建省開展“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把福建革命文物資源作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獨特優勢充分發揮好、運用好、管理好。 依靠新科技 提升文物活化利用水平 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的《關于讓文物活起來、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實施意見》,打造福建特色文物品牌,擴大對外交流合作,創新宣傳傳播途徑,激發文物時代價值。發揮“數字福建”優勢,推進“互聯網+中華文明”行動計劃,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文物展示利用方式,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福建文物數字產品。 充分利用“5·18國際博物館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推廣平臺,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增強國有博物館公共服務能力,圍繞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的二十大、新中國成立75周年等重要節點,舉辦主題陳列展覽活動,整合福建省文物資源推出“交相輝映 耀世千年——福建黑·白瓷器展”等展覽,提升福建全省博物館影響力。繼續推動落實與上海交通大學戰略合作,實質性地開展福建文物數字化傳播基地建設。做好福建文物網站等新媒體建設,在新福建App持續推出“革命文物”“每日文物鑒賞”和“每周文創推薦”等特色欄目,傳播文物知識,講好福建文物故事,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文化生活需要。組織力量拍攝文物尤其是革命文物故事微視頻、紀錄片,積極配合組織開展文藝和影視作品創作拍攝,發揮革命文物教育作用。 過去的一百年,我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現在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的趕考之路。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對文物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根本遵循,不斷推進新時代福建省文物工作取得新局面,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