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圖書館發布“天祿琳瑯”古籍修復項目重大成果
2022-01-13 16:38:47? ?來源: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1月7日,國家圖書館召開館藏清宮“天祿琳瑯”修復項目重大成果新聞發布會,歷時8年之久的國家圖書館藏清宮“天祿琳瑯”修復項目取得圓滿成功,正式結項。這是自2007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以來最大的一次針對國圖珍貴古籍的專項修復行動。 國家圖書館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主任熊遠明介紹“天祿琳瑯”修復項目基本情況及重要意義。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張志清主持會議。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負責人及有關專家介紹了“天祿琳瑯”修復項目組織情況、“師帶徒”人才培養情況,以及修復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和解決方法,現場還展示了“天祿琳瑯”修復成果。 2013年6月,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完成了“天祿琳瑯”未編書的編目并對其進行了破損情況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這批書籍中百分之十屬于一級破損,急需搶救性修復。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以此為契機,編制“天祿琳瑯”修復方案和工作計劃。專家認為開展本項目對古籍修復、人才培養及科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一致通過修復方案。在“中華古籍保護計劃”經費的支持下,國家圖書館藏清宮“天祿琳瑯”修復項目正式啟動,由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資深修復師朱振彬擔任首席專家,帶領國家圖書館古籍修復骨干崔志賓等具體承擔修復工作。 經過8年多努力,項目涉及的破損古籍全部修復完成,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2021年12月,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辦公室組織召開專家驗收會,專家對修復項目成果給予高度評價。與會專家認為“天祿琳瑯”修復項目是國家圖書館繼“敦煌遺書”、《趙城金藏》等修復項目后,又一重要珍貴古籍修復項目。項目修復體量大、難度高、情況復雜,團隊針對每一件藏品的不同情況制定方案、開展修復,在全面貫徹現行修復理念與原則的基礎上實現了創新和突破,做到了“學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參與修復的人員多,由經驗豐富的資深修復專家領銜指導、青年修復師共同參與,這對國家圖書館新時期古籍修復人才梯隊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在項目管理、修復步驟、修復技藝、修復材料、科研成果、技藝傳承、技術創新等多方面取得豐碩成果,全面、翔實、豐富地記錄了修復過程,將國家圖書館古籍修復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也為此后大型古籍修復項目科學化、規范化開展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和資料,具有里程碑意義。(馮朝暉)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