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舉辦“一眼越千年 文物看河南”考古百年全國融媒體河南學習調研活動
2021-11-05 10:51:47? ?來源: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10月11日至15日,由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廣播新聞節目委員會、河南省文物局、河南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聞事業部承辦的“一眼越千年 文物看河南”考古百年全國融媒體河南學習調研活動舉行,來自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全國29家省市廣播電視臺的60多名編輯、記者、主持人,先后赴河南博物院、安陽殷墟博物館、鞏義雙槐樹遺址、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仰韶文化遺址等地,感受河南考古遺址凝聚的厚重歷史文化,探尋華夏文明的源頭。 尋訪厚重文化源頭,講好河南考古故事。2021年是我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這次學習調研活動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歷史和考古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以仰韶文化、河洛文明到夏商建都、國家初步形成為主線,在鄭州、安陽、洛陽、三門峽四地,深入多個考古遺址現場,跨越時空與幾千年前的文物對話,多角度、立體化展現河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文化自信。活動主辦方、承辦方提前策劃、精心構思,以新穎獨特的報道方式,講好河南考古故事。如在河南各大博物館館藏文物中,精心挑選出刻辭卜骨、綠松石龍形器、小口尖底瓶、乳釘紋銅爵、賈湖骨笛、牙雕家蠶等9件特色文物,以此為背景制作了九宮格海報,海報配以符合年輕人喜好的“對白”,讓文物說“心里話”。整組海報讓人在輕松愉悅中仿佛跨越千年,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這組海報通過全國各省市廣播電視臺的新媒體平臺集中推送宣發后,受到受眾的強烈喜愛,網友紛紛留言:“這就是我們中國的文化底蘊,文化自信”,“厚重的歷史,承載了中華文明的自強不息”。原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臺長王求在活動啟動儀式上表示:“河南作為歷史文化大省,當前正在全面挖掘、保護、傳承和利用中國優秀歷史文化,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構建文旅融合發展新格局。這次活動將深入宣傳報道好河南在文物發掘、保護、普及考古成果、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新作為、新氣象。”江蘇南京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副主管林莉表示:“河南的文物資源實在是太豐富了,河南省的考古史其實就是中國的文明史,講好河南的考古故事,就講好了全國的考古故事。” 移動優先、融媒傳播發力,構建強大傳播矩陣。此次活動采取行進式的報道形式,聚焦考古遺址遺跡、博物館典藏文物,每到一處,第一時間跟進,力求采、編、播、發“零時差”。河南廣電新聞事業部充分發揮移動端傳播快捷及時的優勢,以微博為首發陣地、以短視頻為主要創作形式,聯合全國30家省市廣播電視臺的多個宣傳平臺,構建起一個包括廣播、微博、微信、視頻號、客戶端等為一體的強大傳播矩陣。活動期間,全程設置推出了“#一眼越千年 文物看河南#”“#中國現代考古學的開端在河南#”“#中國20世紀百項考古大發現河南數量最多#”等多個微博話題,其中“#一眼越千年 文物看河南#”微博話題的閱讀量突破1000萬。河南廣電新聞事業部專為此次活動創作的音樂作品《一眼越千年》,在微博端的閱讀總量達到280萬。作品以“說唱+戲曲對白”的形式呈現,用古今時空穿越的剪輯方式,為受眾呈現出從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到中華文明初始的夏商周,從唐宋的繁華到明清的中華文明起源的脈絡,讓受眾跟著“Rap”看文物,一曲穿越數千年。它以新穎活潑的形式,緊緊抓住網絡上的年輕人。 宣傳聲勢強大,傳播效果良好,展現文化自信,展示出彩河南。這次調研活動所到之處,既有開啟中國現代考古學的仰韶遺址,又有被專家學者稱為“早期中華文明的胚胎”雙槐樹遺址,還有奠定國家初始概念的二里頭夏都遺址、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的殷墟。報道精心策劃、深度挖掘、形式豐富、受眾面廣,充分展示了“一眼越千年 文物看河南”活動給全國受眾帶來的強力文化震撼和文化自信,有力體現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強大生命力。如在中國文字博物館,記者體驗甲骨文猜“字”游戲,讓古老的甲骨文在互動中變得不再陌生,制作推出的短視頻《認出一個甲骨文字,獎勵十萬塊!》在全國30家廣播電視臺的微博、視頻號轉發推送后,短短2個小時,閱讀量就達到了86萬。來自新疆廣播電視臺的玉山江·買買提依明在參觀中國文字博物館后感慨萬千:“在這里我看到了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等民族的文字,我再次深刻感受到中國文字、中國文化的力量,感受到了中國這樣一個多民族團結融合大家庭的力量。” 參加調研活動的成員每參觀完一處,就會被燦爛的中國古文明所震撼,情不自禁地想把這些歷史文化精髓傳播出去。在5天的活動中,各種平臺播發推送1268篇(條)報道,累計閱讀量超過4100萬,26個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其中,“#河南地下文物全國第一#”和“#中國現代考古始于仰韶#”兩個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全國要聞榜。 在仰韶文化發現暨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之際,舉辦這樣全國性廣電融媒體的學習調研活動,在國內形成了強大的宣傳聲勢,多角度、多層次報道了河南在文物發掘保護、普及考古成果、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新作為、新氣象,給世人展現出一個既有厚重歷史文化魅力、又充滿文化自信的河南,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河南文物部門與河南廣電在這次活動中,充分發揮主流媒體的“喉舌”作用,按照“移動優先、融合傳播”的要求, 較好地記錄、展示了全國新聞界同行眼中的河南發展變化,廣泛傳播了河南的優秀文化、河南的經驗做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豫文)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