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文博系統五位一線黨員代表暢談文明傳承的使命與擔當
2021-09-24 17:30:42? ?來源: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9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邀請文物博物館領域黨員代表圍繞“扎根文博一線 傳承文明薪火”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見面會上,陜西省西安市文物稽查隊隊長楊宏剛、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國際合作中心研究員王元林、浙江省南湖革命紀念館講解員袁晶、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女子考古隊隊長燕妮結合自身工作經歷,向中外記者分享了他們在文博一線多年工作中踐行“莫高精神”、堅守初心使命,保護文化遺產、傳承中華文明的體會與感想。 陜西省西安市文物稽查隊隊長楊宏剛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國際合作中心研究員王元林 浙江省南湖革命紀念館講解員袁晶 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女子考古隊隊長燕妮 這五名文物工作者,有的是扎根文博基層40余年的“文物衛士”,風餐露宿、臨危不懼,查辦文物行政違法案件510余起;有的在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危急時刻,舍小家為國家,護衛國寶安全,被譽為“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有的足跡遍布多國,做國際合作援外文物保護工作的積極踐行者,推進文明交流互鑒;有的為群眾講述黨史1000余次,身體力行傳播紅船精神;有的巾幗不讓須眉,帶領女子考古隊,在田野考古一線書寫青春。 年逾60歲的楊宏剛已堅守文物保護一線40余年,他用樸實的語言講述了他在文物執法過程中艱辛的經歷,以及在他與同事的共同努力下,西安文物執法與打擊文物犯罪取得的驕人成績。30年來,方勤一直在博物館與考古領域工作,他分享了博物館工作肩負的時代使命,回憶了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堅守在湖北省博物館館內,與75名館內職工一起共同保衛國寶安全的感人經歷。王元林長期從事援外文物工作,他介紹了10余年主要承擔的多個國家的國際合作援外文物保護和聯合考古任務的成果,通過實例講述了與援外文物受援國不斷加深友誼、增進了解,獲得國際認可、傳播中華文明的過程。第十九屆全國人大代表袁晶分享她近20年擔任南湖革命紀念館講解員的心路歷程,通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工作,讓全國各地的參觀者真真切切地感悟到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建黨精神,感悟紅船精神,感悟中國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燕妮作為長期堅守在田野考古一線的女性,分享了她與重慶女子考古隊隊員通過一次次田野發掘,不斷充實重慶文物考古成果,不斷豐富中華文明內涵,生動展現了年輕一代考古人“在故紙堆里找感動,在田野里書寫青春”的情懷。 他們一致表示,作為文物戰線上普普通通的一員,將始終做文物保護的踐行者,文物安全的守護者,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實證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者,為中華文明薪火綿延不絕貢獻自己的光和熱。 據介紹,目前我國有普查登記的各類不可移動文物76.7萬處,國有可移動文物1.08億件/套,全國共有505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788家登記備案博物館,1600余家革命類博物館紀念館。文物系統的16萬余名工作者,為保護這些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大多數人扎根一線,默默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文物工作者文明傳承的使命與擔當。(文:李瑞 圖:新華社記者李賀)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