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本考古扶貧田野調查報告出爐
2021-09-10 17:45:00??來源:貴州晚報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9月8日,全國首本考古扶貧田野調查報告《別有天地——德江縣旋廠遺址和覃氏墓地》正式發布。該書的出版將助力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進行有效銜接,發揮鄉村振興的“貴州考古力量”。 2018年8月,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啟動對德江縣旋廠遺址、覃氏墓地的調查、勘探工作,先后帶動3000余人次參與,解決部分村民就業增收問題。歷經10個月撰寫完成的考古報告,通過深度還原歷史真實背景、挖掘文物價值,不僅幫助當地“摸清文化家底”,還促進了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率先在全國探索出了一條考古扶貧的新模式。 《別有天地——德江縣旋廠遺址和覃氏墓地》一書分為上、下兩篇,分別介紹旋廠遺址和覃氏墓地的調查收獲。其中,旋廠遺址集居住、文教、耕作、防御、宗教、交通、墓葬等于一體,是明清時期貴州鄉村聚落遺址。覃氏家族墓葬有豐富而精美的雕刻,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 “這是目前為止貴州發現的功能最豐富、遺址規模最大的明清時期鄉村聚落遺址。”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周必素認為,借助考古成果,有助于在文旅融合和鄉村振興的背景下規避“萬村同貌”的現象,講好鄉村故事,做好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 |
相關閱讀:
照片墻
心情版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