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凝聚起改革發展強勁動能
2021-08-13 11:58:48? ?來源: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等9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近日全國博物館改革發展工作會召開,會議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和關于博物館工作系列重要論述、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意見》,研究部署“十四五”博物館事業改革發展任務,吹響了博物館界奮進新時代的號角。當前,陜西歷史博物館結合實際,認真學習貫徹《意見》精神,深化實施“博物館+”戰略,持續擴大社會參與,推動開放共享,為博物館改革和高質量發展凝聚起強勁動能。 多措并舉 多點開花 以“博物館+”戰略為指引,陜歷博在跨界融合、交流合作領域多措并舉、多點開花,推動博物館各項業務工作與社會對接,與發展接軌,促進實現成果全域開放共享。在文博行業內,陜歷博打破傳統的縱向管理、運營思維與做法,實施橫向跨部門(機構)、跨專業(學科)交叉協作,實行“策展人團隊負責制”,由博物館策展專家帶領來自多部門的專業人員(以青年骨干為主),同時借助館外策展力量進行團隊聯合攻關,推出受到業界和社會公眾廣泛認可的精品原創大展,如2020年博物館以“早期中國”為主題推出的“彩陶·中華”展覽,“十四五”時期還將連續推出“玉韞·九州”“吉金·中國”等系列原創展,配合“早期中國”系列主題展的舉辦,館內團隊聯合館外專業機構持續推出社會教育、文創產品、學術講座和文化傳播等多方面配套文化產品,推動實現博物館文化服務供給量的擴容與質的飛躍。另外,依托“館藏壁畫保護修復與材料科學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加強文物科技保護交流合作,發揮館藏壁畫文物資源優勢、人才優勢、科研優勢,拓展“工作站”協作模式,先后在甘肅、內蒙古、寧夏等兄弟省區博物館設立基地工作站;與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敦煌研究院古代壁畫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等機構強強聯合,在文物保護修復、科學研究、展示利用、人才培養、國際交流合作等領域的專業優勢,加強交流與協作,共同促進業務發展與技術提升,協同推動博物館文物保護的高質量發展。 打開格局 互惠共贏 與此同時,陜歷博積極走出文博天地,主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融合。在博物館整體發展方面,與陜西地礦集團、華為、騰訊、上海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等知名企業、公司、高校、科研院所加強交流與戰略對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長期在人才、技術、資源、項目等各領域深耕合作、互惠共贏,推動形成博物館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良好格局。 在社會教育方面,整合省內博物館資源、學校資源和社會資源,利用“陜西省博物館教育聯盟”“陜西省青年文博志愿者聯合會”等教育平臺,實施“互聯網+文物教育”計劃,持續面向校園、社區、基層、軍營、企業開展“五走進”教育活動,迄今舉辦活動1200場次,受眾超過18萬人,推動博物館社會教育跨行業跨地區開展,文化效應輻射全國、惠及全民。 在公眾服務方面,積極提升分眾化服務水平,打造全新的觀眾服務運營平臺,實行參觀線上預約,有效解決了觀眾排長隊、領票難的問題;面向特殊觀眾群體開辟專職服務窗口,2021年已有超過2萬名老人、軍人等觀眾享受便捷領票、無障礙通行的人文關懷;不斷優化軟硬件服務條件,聘請專業醫護駐館開展常態化醫療救助服務,為觀眾設立直飲水設施26處,在館區外圍建成供大眾使用的連排式噴霧降溫遮陽棚等,讓人民群眾在博物館感受到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在科學研究方面,梳理館內外科研學術資源,聯合中國知網搭建上線“陜西歷史博物館科研管理服務網絡平臺”,目前已實現對全館開放共享,為職工開展科學研究提供了便利條件,下一步還將嘗試面向文博界同行開放,未來最終要實現面向公眾的社會共享。在陳列展覽方面,創新跨行業聯合策展機制,堅持“原創展+引進展+巡回展”展出模式,推出高品質展覽在各地展出,如陜歷博與浙江省龍泉市人社局合力推出的“劍瓷龍泉——中國龍泉青瓷·寶劍傳承與創新展”在全國多地展出,業界反響強烈。 在文物交流方面,2020年以來,陜歷博在陜西省文物局指導下,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臺灣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聯合組辦“盛世壁藏——唐代壁畫文化特展”巡展活動,作為一項文化傳播創新工程,展覽通過追根溯源,找準歷史與現實的結合點,將歷史記憶鮮活地呈現出來,讓保護、傳承、弘揚文化遺產的共同意識與聯合行動成為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紐帶,活動計劃明年在臺灣地區相關大學和市縣文化館舉辦3站巡展,讓更多臺灣同胞共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博物館數字化智慧化方面,借助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的發展優勢實現科技賦能,在文物AR虛擬展示、展廳VR體驗、云上博物館、智慧博物館、5G全域旅游等各領域展開合作,未來還將在基礎網絡及無線覆蓋服務、網絡安全及災備應急服務、數據中心云平臺建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綜合應用平臺建設、應用系統建設集成、新技術應用、顧問+雇員服務等各領域深化合作,以博物館數字化轉型助力高質量發展。 在文化產業方面,與陜西文投、保利文化、天朗控股、萬科公司等知名企業合作開展文創產品、文創IP開發運營,打造出如“唐妞”“花舞大唐”等一批經典文化IP和網紅文創產品,在肯德基、必勝客等時尚快餐店建成博物館文化主題餐廳,在大型機場設立陜歷博文創商品專柜區,讓博物館“最后一個展廳”不斷向外延伸,未來將進一步面向市場擴大開放文創IP應用授權、文創產品聯名授權等合作,促進博物館文創產業更高水平的跨界融合發展。 新形勢下,博物館事業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面對新任務新要求新期待,陜歷博將持續推進“博物館+”戰略,不斷促進博物館與教育、科技、旅游、商業、傳媒、設計等跨界融合,著力構建更高水平的空間格局、管理格局和供給格局,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今后一個時期中國博物館事業高質量發展探索理論與實踐的科學路徑,為全球博物館發展中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作出陜西貢獻。(張攀)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