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搭橋 文化“唱戲”——東盟+中日韓博物館云論壇活動成功舉辦
2021-07-13 21:00:0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活動現場 東南網7月13日訊(本網記者 王文青)為迎接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在福州召開,深入拓展我省與亞洲地區文化交流,增進民心相通,推進落實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協定,7月13日上午,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福建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福建省文物局聯合主辦的東盟+中日韓博物館云論壇成功舉辦。 活動視頻截圖 活動現場 本次論壇以“尋找絲綢之路的印記”為主題,匯聚福建省與東盟各國以及日本、韓國等國家文博領域的25家博物館相關負責人、50多位專家學者,以遠程互動的網絡“云論壇”方式,線上、線下相結合,圍繞絲綢之路文博領域的深入保護、傳承、交流、合作開展經驗分享和探討。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林守欽致辭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林守欽代表主辦方,向與會各國官員、專家學者表達了問候。他表示,福建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與世界各國特別是亞州國家的文化交流十分密切。祖輩們在經濟、文化等領域相互學習交融、借鑒發展,留下了豐富的“海絲”印記、文物資料和精神財富。此次博物館云論壇活動對加強福建與亞洲國家之間的文化聯系、促進人類遺產保護、推動文明對話具有重要意義。他代表主辦方提出三點合作倡議:一是加強博物館文化遺產的宣傳合作;二是推動博物館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合作;三是增進博物館專業人員的交流互鑒。 福建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林學鋒發言 福建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林學鋒表示,這場特殊的線上論壇是疫情背景下的亞洲文明對話,既啟發了參會各方關于“博物館保護傳承、擁抱變化、交流互鑒”的深度思考和嶄新實踐,也搭建起一個創新性平臺,促進各館攜手挖掘并整合絲綢之路歷史文化資源,擴大文物展覽、博物館建設發展及文化遺產保護等交流,增進相互了解,推動各領域互利合作、深入發展。 福建博物院院長吳志躍作主旨演講 會上,福建博物院院長吳志躍作主旨演講,分享了福建博物院舉辦“絲路帆遠——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精品展”的經驗和成果。來自印尼、日本、韓國、老撾、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等8個國家的13個博物館(協會)代表通過網絡連線方式,對各自城市的文博資源進行推介,就文物保護、展覽活動、學術研究等話題展開探討交流。 各國家博物館代表發言(視頻截圖) 各國家博物館代表發言(視頻截圖)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福建與亞洲國家3對、6家友好博物館的簽約儀式,協商共同推進雙方在學術研究、博物館活動等方面的合作。 友好博物館簽約儀式現場 馬來西亞、菲律賓、日本、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新加坡、阿根廷等國家的福建文化海外驛站紛紛組織收看線上直播。 掃描下方二維碼,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了解更多熱點新聞、關注美國僑界新鮮事,盡在東南網美國頻道,請掃描碼關注。 掃描關注微信公眾號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