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中都城墻遺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2021-01-19 10:07:09? ?來源: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近日,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北京市文物局組織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主持發掘的金中都城墻遺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首次發現金中都外城護城河、城墻、馬面、順城街道路等外城城墻體系,并確認了這些遺跡的形制結構和營建方式。 金中都是北京建都之始。貞元元年(公元1153年)海陵王完顏亮正式遷都燕京(今北京),并改稱中都,開啟了金中都作為金朝都城的62年輝煌歷史。金中都城墻遺址目前在地表尚存南城墻萬泉寺、鳳凰嘴和西城墻高樓村等三處,1984年公布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至2020年,為配合金中都城墻保護和展示工作,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和豐臺區文化和旅游局對西城墻、南城墻及周邊開展了兩年的考古發掘工作,共計發掘面積2900平方米。此次考古工作是首次對金中都外城城墻開展考古發掘,發現城墻遺跡5處,總長約60米,最寬處24米;馬面遺跡(凸出于墻體外側的防御設施)1處,長約20米,寬約7米;護城河遺跡1處,寬約66米;城內道路2條,殘長約20米和40米;出土有“官”字款磚、定窯、鈞窯瓷片等遺物。 據介紹,本次發掘基本厘清了外城城墻的保存狀況、形制結構及其與城外護城河、城內道路的關系,首次正式確認了護城河、城墻的寬度及營建方式。首次完整揭露了1處金中都外城墻的馬面遺跡,確認其形制為圓角長方形,構建方式為在城墻外二次增筑、外圍包磚。疊壓在南城墻下的唐代墓葬、遼代墓葬為金中都城在唐幽州、遼南京城基礎上改、擴建的史實提供了直接的考古學證據。 金中都在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中居于重要地位,此次考古發現為復原金中都結構布局和城市面貌提供了重要考古資料,實證了金中都城的建制沿革。 (李 瑞) |
相關閱讀:
照片墻
心情版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