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讓長征紅色資源“串珠成鏈”
2021-01-19 09:57:47?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數九時節,雪后初霽,寒意襲人。在皚皚白雪的映襯下,巍巍婁山關更顯雄壯。沿著臺階拾級而上,站在高聳的紀念碑下,歷史的回響穿越時空,直擊心靈。 山腳下,長征紀念小鎮建設正有序推進。作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貴州段重點示范項目之一,長征紀念小鎮整合了婁山關周邊革命遺址遺跡、旅游景點、特色集鎮等,打造長征精神、長征文化傳承重要目的地。 統籌規劃 強化總體設計引領 貴州是《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明確的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之一,貴州省將在2021年底前完成建設任務,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成果經驗。 貴州是紅軍長征“生死攸關命運轉折之地、出奇制勝突出重圍之地、革命精神集中孕育之地、顧全大局團結見證之地、擴紅顯著火種廣播之地”,在長征史詩中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頁,至今留存有大量革命遺跡,長征文物數量居全國首位。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該如何建?首要的是明確地位,確定發展格局。 結合資源特點,貴州省在2019年10月確立了“一核、一線、兩翼、多點”的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總體布局,其中,“一核”即以遵義會議會址及周邊文物為核心,“一線”是以中央紅軍長征線路為主線,“兩翼”則是以紅二、紅六軍團長征遺跡為兩翼,“多點”包含了其他具有代表性的節點。 2019年12月,貴州省啟動了《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建設保護規劃》的編制工作。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張玉廣表示,《規劃》確立了貴州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的七項基本原則,即保護優先,強化傳承;文化引領,彰顯特色;總體設計,統籌規劃;積極穩妥,改革創新;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紅色基調,教育為主;開放合作,共享發展。 此外,貴州省還明確建設“十六展示園,遵義為中心;十一展示帶,環廊為重點”,構建園、帶、點結合的主題展示空間體系。同時,采用線性展館群的方法構建長征展館體系,建立以長征干部學院為品牌的長征紅色教育培訓體系;依托長征歷史步道建設打造“千里紅軍路”,串連沿線“百個紅軍村”。 集成創新 分類推進項目建設 因文物保護需要,到遵義會議會址參觀的游客不能進到二樓的會議室參觀,只能從陳列館展出的照片上重溫歷史。 不能親眼看看“鎮館之寶”,讓不少游客深感遺憾。 如今,在數字技術的支撐下,游客的這種遺憾得到較大程度的彌補。遵義會議紀念館通過5G+VR技術,把遵義會議會址、毛主席住居陳列館、紅軍總政治部舊址等11個紀念場館以及紀念館內1500余件館藏文物裝進了“云展廳”。 遵義會議紀念館宣教部負責人洪敏說,通過微信小程序,游客可收聽展館講解內容,了解展出內容背后更加翔實的史料。足不出戶,就能通過手機“云游”遵義紅色景點,在線上將遵義會議紀念館“一覽無余”,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由簡單的“觀賞式”體驗,向“沉浸式”體驗轉變,遵義會議紀念館探索出了一條集成創新、融合發展的紅色旅游新路徑。 作為凸顯“偉大轉折之地”特色的核心項目,貴州實施遵義會議會址周邊環境整治及展陳提升項目,在加強遵義會議會址及周邊區域文物保護、整治周邊環境的同時,還運用最新歷史研究成果,提高展陳水平,優化觀展線路,增強紅色文化氛圍,提升游覽體驗感。 貴州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徐靜說,該省按照“輕資產、重內容、新方式”的思路,確立了“1+2+6”標志性項目體系,包括遵義會議會址周邊環境整治及展陳提升,長征紀念小鎮,長征數字科技藝術館,紅二、紅六軍團長征貴州紀念園,遵義戰役紀念園,四渡赤水集中展示帶,長征文物保護修繕工程,《偉大轉折》演藝綜合體和“重走長征路”研培體驗工程,謀劃打造一批有代表性、示范性意義的重點工程,以帶動全局發展。 此外,貴州還按照省、市、縣三級進行分層,從保護傳承、研究發掘、環境配套、文旅融合、數字再現、人才提升“六大工程”入手,分近、中、遠期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遵義市紅花崗區立足遵義老城區,以遵義會議會址為核心,重點打造遵義戰役紀念園、紅軍山烈士陵園、毛主席住居陳列館等城市“紅色印記”,連片建設核心展示區。 遵義市匯川區深入挖掘紅軍長征故事,打造提升“婁山關紅色故事匯”品牌,組建紅色文化宣講員隊伍,截至目前已累計培養2000余名小宣講員,參與婁山關紅軍戰斗遺址講解,傳承紅色基因。 多業融合 紅色旅游提質升級 “再來的時候,大家將看到一個全新的‘四渡赤水’。”習水縣委宣傳部負責長征國家文化公園事務的干部陳云坤信心滿滿。 四渡赤水集中展示帶項目作為“1+2+6”標志性項目體系中的重點項目之一,從文旅融合發展的實際出發,系統整合了四渡赤水各渡口以及四渡赤水線路連接的相關戰斗遺址、紀念設施、紅色旅游景區等資源,希望給游客帶來更好的體驗。 憑借量多質優的紅色文化資源,貴州紅色旅游發展迅速,遵義會議會址、婁山關戰斗遺址、四渡赤水渡口等已成為游客必到的“打卡”地,多條紅色文化旅游精品線路深受歡迎,小紅軍夏令營等紅色主題鮮明、內容生動有趣的研學旅游產品成為“爆款”。 “我們在紅色旅游上還存在一些短板,不管是與建設旅游強省的要求相比,還是與廣大游客對高品質旅游的需求對接,都還有一定差距。”張玉廣表示,將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契機,推動貴州紅色文化旅游提質升級。 據了解,自啟動之時起,貴州就把打造紅色經典景區和培育精品線路融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積極推動紅色旅游產品開發,推進紅色旅游配套設施建設及長征歷史步道、紅軍村和紀念館展陳提升等工作。 遵義市提出,要依托主題展示區及周邊歷史文化、自然生態、現代文旅等旅游資源,利用文物和文化資源外溢輻射效應,謀劃一批紅色文化景區、自然風光景區、名勝古街景區、特色村寨景區。 貴州省重點打造的“重走長征路”研培體驗工程項目,擬通過對紅軍路、紅軍村進行保護修繕、串聯整合、增添服務設施,配套系列研培基地,與“重走長征路”實地體驗線路相結合,打造研培體驗、紅色教育、紅色旅游品牌。 為了讓游客方便快捷地體驗紅色文化,貴州目前正加快推進遵義至仁懷、遵義至重慶等多條高速公路建設,力爭開工建設金沙經仁懷至桐梓、貴陽經金沙至四川古藺等5條高速公路,爭取在今年基本形成“一核一線兩翼多點”的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高速公路網絡。 通過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讓散布在群山之間的紅色遺跡“串珠成鏈”,這對貴州省打造旅游強省具有重要意義。在近日出臺的《關于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旅游產業化建設多彩貴州旅游強省的意見》中,打造紅色文化旅游帶被列為貴州建設旅游強省的重點任務之一。 而正在審議中的《貴州省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條例(草案)》提出,鼓勵和引導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沿線地區立足文化特色和區域功能定位,深入發掘地域文化資源,積極發展與長征相關的創意設計、文化軟件、體育休閑、藝術娛樂、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紅色資源必將把多彩貴州裝點得更加絢爛。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