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中國高校博物館館長論壇”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辦
2020-12-02 15:29:57??來源: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11月27日,由國家文物局、中國博物館協會指導,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博物館學會、中國傳媒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主辦的“第六屆中國高校博物館館長論壇暨2020年全國高校博物館優秀講解案例展示頒獎儀式”在中國傳媒大學召開。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國際博物館協會副主席安來順、國際博物館協會大學博物館主席瑪塔·洛倫佐、中國傳媒大學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王達品等出席論壇,國家文物局相關負責人、全國高校博物館館長、博物館行業專家、學者等近80人參加論壇,中國傳媒大學圖書館、傳媒博物館、校史館館長潘力主持開幕式。 劉曙光在致辭中指出,高校博物館不僅是優勢學科和科研成果的體現,更是大學精神的標示,是大學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價值所在。高校博物館是中國博物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博物館的體系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博物館對于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與進步、對于教育強國建設,也具有重大意義,所以要充分認識,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建設好、發展好高校博物館事業。 “2020年全國高校博物館優秀講解案例展示活動” 頒獎儀式同期舉行。據介紹,活動自2020年10月中旬在快手平臺正式啟動,共有全國41所高校博物館的108名講解員參賽,經過選手的激烈角逐和專家認真、客觀、公正的評選,54部優秀講解作品分別獲得本屆案例展示活動的一、二、三等獎,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山東大學博物館等12家單位獲得最佳組織獎,另外還有12位教師及10位選手分別獲得最佳指導老師獎以及最佳人氣獎。頒獎儀式上,與會嘉賓為獲獎選手和單位頒發證書、獎杯。 同時,還舉行了“校史里的中國”微紀錄片展映活動啟動儀式,該活動通過講述所在學校的校史以及背后的“四史”知識,見證新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歷程。 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后疫情時代博物館的發展”主題,凝聚共識、集聚智慧、交流經驗,分別以《新冠疫情背景下國際博物館發展態勢和出路》《博物館在城市發展的地位和作用》《后疫情時代高校博物館展覽創新與實踐》《未來的虛擬博物館:全球博物館的遺產保護和建立基于云的交互平臺》等主題作發言,共同探討后疫情時代博物館事業變革發展新趨勢。(李 瑞)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