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堅持創新引領,推進大遺址保護實現跨越發展
2020-08-20 16:27:37? ?來源: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河南洛陽市是全國大遺址分布集中的片區,大遺址和歷史街區占城市核心區面積52%。在如何處理好歷史遺產和城市發展的關系,實現二者良性互動和共贏雙贏,在全國具有一定代表性。近年來,洛陽堅持保護優先、創新引領,在推進以隋唐洛陽城和二里頭遺址為代表的大遺址保護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過程中實現了跨越發展,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發展路子。 結合城市改造更新,積極推進大遺址環境治理。由于歷史原因,洛陽“五大都城”遺址大都位于建成區或城鄉結合部,推進大遺址保護,實施必要的征遷和環境治理是最為關鍵和棘手的環節。在實施隋唐洛陽城遺址保護中,籌資50多億元,搬遷了洛玻集團、印刷廠、公交集團、新健隆酒店、洛陽日報社等46家企事業單位,對明堂天堂、應天門和九洲池等重要遺址實施了保護展示,在城市中心建成了占地400畝的遺址公園。投資20億,對洛陽師范學院實施了異地搬遷。在推進二里頭遺址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過程中,對占壓鑄銅作坊遺址的四角樓村560戶居民和13家養殖場實施了異地安置和搬遷,遺址宮城核心區保護環境大為改觀。偃師商城遺址核心區征遷工作取得新進展。 結合考古遺址保護,規劃建設城市生態綠地。在隋唐洛城洛河南岸里坊區,為徹底減少當地村民生產生活對地下遺址的“蠶食”,對土地實施了流轉,規劃建成了占地4500畝的遺址植物園、900畝的牡丹觀賞園和1100畝的天街遺址公園。取消了里坊區西北“大三角”原房地產開發項目,結合西城墻保護,建成了占地380畝的文博體育公園。通過一處處遺址公園的規劃建設,徹底改變了過去遺址區“蓬頭垢面”的現象,成為一處處極具文化內涵的城市景觀。同時,為主動融入“大運河文化帶”戰略,規劃建設了回洛倉遺址公園,占地600畝的大運河遺址公園已全面啟動。占地1900畝的漢魏洛陽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建成對外開放。 同時,為加強大遺址管理,洛陽市通過地方立法方式,出臺了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漢魏洛陽城、隋唐洛陽城和邙山陵墓群保護條例,出臺了大運河遺產保護的政府規章。按照“一址一策”原則,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豐富多彩的展示方式。在前期征遷建設和后期管理運營中,采取了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模式,保持了隋唐洛陽城等大遺址保護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的良性互動和可持續發展。(曹琥 )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