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茲中國——寶雞出土青銅器與金文精華”展在國博開幕
2020-08-20 16:26:21? ?來源: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8月14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陜西省文物局、寶雞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宅茲中國——寶雞出土青銅器與金文精華”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宣布展覽開展,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和陜西省副省長、寶雞市委書記徐啟方分別致辭,陜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牛一兵,中國書法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陳洪武,陜西省政府副秘書長、駐京辦主任石憬玫,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任宗哲,陜西省文物局局長羅文利等出席開展儀式。 陜西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寶雞是著名的“青銅器之鄉”,出土了大量有代表性的重要青銅器。展覽精選青銅器文物140余件,系統展示寶雞及其周邊地區出土的青銅器銘文中的藝術、故事和智慧,其中包括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物精品,如最早出現“中國”一詞的西周早期著名禮器何尊,記載武王伐紂準確時間的國之重寶利簋,記錄周王世系、承載家族榮寵的墻盤、逑盤,能夠證經補史且具有高歷史研究價值的樂器秦公镈等。 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啟秦代小篆,書風變化多樣,精彩紛呈,不僅記錄了許多重要歷史事件,承載著人們對美好未來的企盼,也反映了不同時期、地區、族群的禮儀生活與文化偏好,刻畫了上古時期中國社會形態的演變軌跡。展覽分為金文的藝術、金文中的故事、金文中的智慧三個單元,展示早期中國絢麗多彩的文明成果,引導大家走進神秘奇譎、波瀾壯闊的青銅器與金文世界,欣賞生動有趣、儀態萬方的金文藝術。將青銅器與金文相結合,從文字的書法藝術和文化內涵角度解讀上古社會的核心物質遺存,進而揭示其中蘊含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成果。 展覽將持續至10月13日。(楊逸塵 ) |
相關閱讀:
照片墻
心情版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