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遺成功三年來的鼓浪嶼有什么不同?
2020-08-11 16:41:20??來源:海峽導報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鼓浪嶼,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5A級景區,更是“歷史國際社區”。 申遺成功三年來,教育辦出特色、醫療服務到家、文化重新回歸,鼓浪嶼人幸福滿滿。 精心守護國家瑰寶,活態傳承文化遺產。只有社區廣泛參與,鼓浪嶼才變得更加美麗,更適合居住,成為一個真正的“歷史國際社區”。 幸福滿滿 少有所學、病有所醫 百年社區鼓浪嶼,一直以來,教育資源豐厚。“中國第一所幼兒園”日光幼兒園,就在鼓浪嶼,不少享譽世界的名人從那里走出;鼓浪嶼人民小學,一所上百年歷史的名校,創建于清光緒三年(1877年);廈門二中,陪伴了很多鼓浪嶼人成長,40多年前就創辦了英語班。 教育逐漸回歸 讓教育回歸,辦出特色,才能留住下一代。申遺成功第二年,廈門二中復辦英語班,招收90位廈門戶籍的小學生。消息一出,吸引1000多人報名。“今年是辦英語班的第三年,優質生源持續增加,不少搬到廈門島的鼓浪嶼人選擇回歸鼓浪嶼。”廈門二中副校長周毅說,今年二中初一英語班招收169人,加上派位學生初一共259人;目前島上共有5個英語班,待新一批初一入學后將達到9個英語班,占全校一半生源。 據了解,三年來,島上特色化、小班化教育試點成效凸顯,轄內幼兒園、小學一年級、初一年生源都出現回歸的良好勢頭,轄區外生源也積極參與,以特色教育為抓手,正逐步優化社區人口構成,帶動社區活力再現。 病有所醫,老有所養。近年來,鼓浪嶼創新“家庭醫生”“三師共管”“全科醫生”等多種社區醫療保障措施,讓島上老人很有獲得感,家庭醫生能隨時預約上門服務。 此外,對社區和居民生活環境的改善成效顯著,全島綠化景觀提升、居民水電設施完善、商業綜合整治等工作也穩步推進,島上居民的幸福感大大提升。 社區回歸 家園回歸,文化傳承 一百多年前,鼓浪嶼就有完整社區形態與功能,商業街區、住宅、文化場所等十分豐富。雖經歷過些許“坎坷”,但讓家園回歸,讓文化回歸,是所有熱愛鼓浪嶼的人的共識。 鼓浪嶼庭院音樂會 鼓浪嶼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5A級景區,但更注重以“社區”為核心。申遺惠民,只有他們樂于在此居住生活、學習,鼓浪嶼精神才得以傳承,鼓浪嶼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據了解,思明區委區政府、鼓浪嶼管委會各種促進政策多管齊下,重新點燃小島的文化之火。截止目前,共扶持相關文化項目13個,扶持文化藝術社團近20個,每年獎補各類文化活動和社區建設等項目300余個。 “居民是鼓浪嶼歷史文化的創造者,更是傳承者,全島上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打造‘社區社會治理典范’為目標,用實際行動回應居民的期待,讓琴島在新時代更加熠熠生輝。”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監測中心主任蔡松榮說,站在新的起點上,鼓浪嶼未來要繼續做好保護,并推進傳承和利用,結合高顏值戰略發展要求,讓鼓浪嶼文化遺產價值在高顏值戰略中發揮應有作用。接下來,還將推動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的大提升,這也是廈門“島內大提升”的重點工程之一。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