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汛期文物安全,文博人在行動
2020-08-11 16:12:57??來源:國家文物局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當前全國進入主汛期,受強降雨影響,多地發生嚴重的洪澇或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對文物安全造成極大威脅,部分文物、博物館單位受損嚴重,汛期文物安全形勢嚴峻。各地文物部門按照國家文物局加強汛期文物安全工作的要求,全力開展汛期文物、博物館單位防災減災工作。 靠前指揮 以防為主消除隱患 連日來,江蘇省因連續降雨,長江水位和太湖水位上漲。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江蘇省文物局)為保證全省文物安全,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方式進行部署安排,要求各級文物行政部門和各文博單位高度重視并采取切實措施做好汛期文物安全工作,一旦發生險情立即上報。 7月17日,揚州市紀委監委第六派駐紀檢監察組會同市文旅局、市世界遺產保護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同志赴江都區邵伯鎮督查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揚州段遺產點汛期文物安全保護工作。派駐組督促相關單位根據國家文物局《關于加強汛期文物安全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及時部署汛期文物安全保護工作。強化責任,認真排查,增強應急響應能力。以防為主,消除隱患,全力做好防災減災。加強值守,靠前指揮,妥善處理險情災情。 同時,江蘇省各文博單位紛紛行動,加強巡查,排查險情,設置標識,不少地區建立了安全工作群,發動各文博單位工作人員、社區工作人員、文物保護志愿者實時報告汛期重點文博單位安全情況,截至記者發稿時,未接到文物重大受損情況報告。 此外,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江蘇省文物局)還時刻關注一些重點文博單位,比如渡江戰役紀念館,因臨近江邊,每天都會關注水位和該館的安全情況。 啟動緊急預案 制定修復方案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福建省文物局與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迅速啟動應急機制。7月9日,福建省文物局下發《關于加強汛期全省文物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進一步推進排查整治,特別是盯緊沿山、沿水以及地質災害點等周邊的文物保護單位的安全隱患排查工作,深查、細查、嚴查文物安全隱患,發現一處整改一處;進一步落實應急處置,建立執行汛情報告制度,做好突發事件應急處置,一旦發生文物損失,要立即報告,并會同當地有關部門、單位,妥善做好后續保護工作,搜集、保存好文物構件或者部件,將損失降到最低。 據福建省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將口唐窯窯址頂部右側圍墻倒塌約18米,縣級文保單位九牧上山板橋戰斗遺址橋頭左側被上游洪水沖垮,仙霞古道杉坊段路面被雨水沖毀。福建文物部門啟動緊急預案,第一時間現場勘查,制定修復方案。 全面排查做好評估 適時維修 近日,江西省多地遭遇因強降雨引發的內澇、山洪等災害,致使大量文物受災,尤其是贛北、贛東北地區的九江、上饒、景德鎮、南昌等地,文物損失較大。據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16日,江西省因洪災受損的不可移動文物有167處,受災革命文物22處。另外,江西省多地博物館、紀念館等園區出入口、展館周邊多處深積水,展廳內滲水、存水現象嚴重,存在安全隱患,無法正常開放。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江西省文物局高度重視汛期文物安全工作,6月以來,連續下發《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關于做好文物汛期防災減災及白蟻防治工作的通知》《文物保護單位遭受洪澇災害情況統計表》《文物保護單位受損程度評估對照表》,要求各地加強文物巡查檢查和日常監測,做好汛期文物安全防護和災情上報工作。 7月初,上饒市婺源縣遭受嚴重洪災。7月8日19時許,洪水漫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華彩虹橋橋面約1.5米,上游洪水沖下的大樹直接撞擊橋面,致使部分橋廊被沖毀,損毀長度約25米。事故無人員傷亡。9日上午,江西省文物部門組織專家前往現場勘察災情,初步提出可行性修繕意見,并及時向國家文物局匯報。據悉,婺源將組織專家會商,立即著手彩虹橋的修復工作。為盡快重現“彩虹光彩”,婺源發布“彩虹令”,全網尋找被洪水沖走的木構件,并呼吁廣大群眾,若有發現彩虹橋相關木構件線索,及時聯系婺源縣文物局,撿到并歸還的市民或游客將授予“彩虹之友”榮譽稱號。 因江西省古建筑類文物多為磚木結構,遭遇洪水浸泡之后,原有的木構件會腐朽松脫;革命舊址類文物多為夯土結構,遭受洪災后,建房的土質材料會因為長期的水浸雨淋 變得疏松,在洪水退后存在坍塌的可能性。 下一步,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江西省文物局將持續督促各地文物部門對轄區內的不可移動文物開展全面排查,做好災情影響評估,爭取省級財政設立文物搶險救災預留資金,對受損文物采取臨時加固措施,適時開展受損文物的本體維修工作。 簡化程序精準施策 狠抓落實 根據國家文物局、湖北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6月上旬以來,湖北省文旅文物部門及時部署安排,深入一線檢查,統籌指導全省文旅、文物系統強化責任,狠抓落實,確保汛期文物安全。 據了解,入汛以來,受強降雨影響,湖北省襄陽、黃岡、咸寧、黃石、宜昌等地出現文物受損情況:襄陽城墻等局部垮塌,武漢盤龍城遺址城垣局部滑坡,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周邊山體出現滑坡跡象給文物本體及遺址博物館造成安全威脅等。 為此,湖北綜合采取多種措施做好文物安全保護工作,6月22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印發《關于加強雨季文物巡查的通知》,要求各級文物部門加強文物日常巡查和監測,排查隱患,及時采取處置措施,做好汛期文物安全防護。7月連續召開全省文化和旅游汛期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并集中開展汛期文物旅游安全明察暗訪。 為了將文物災情損失降到最低,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成立工作專班,及時組織人員對文物本體及附近的水道進行清理,防止因淤塞造成文物被淹;對已經出現坍塌的文物建筑,進行封閉式管理,并采取臨時支護、遮擋受損面等措施;對古遺址出現垮塌的部位進行清理歸安,對周邊存在滑坡風險的山體裂縫進行封堵。 6月30日以來,針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鄂州觀音閣面臨江水浸泡的險情,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及時指導鄂州市文物部門及管理單位,制定了應急預案,將閣內物品轉移,根據進水情況將門窗打開固定,同時綜合采取協調媒體公告、市泳協警示提醒、長航派出所協防、安排4人每天輪流在對岸江堤巡查等形式,勸阻人員渡水上閣,確保觀音閣的安全。針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陽市玉泉寺面臨汛情考驗,指導當地文物部門制定了汛期安全應急預案,采取人防技防相結合的形式對玉泉寺重點部位及周邊汛情實行24小時監控,組織對玉泉寺及周邊水渠水溝進行了疏浚和分流,并對大雄寶殿等古建筑屋面進行維護,確保了玉泉寺汛期安全。 目前,針對受損文物,湖北省文物部門正按照分區分類、簡化程序、精準施策的原則,制定工作方案和支持措施。 加強檢查巡查 明責任保實效 近期,廣西多地迎來強降雨,文物安全受到威脅。據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局統計,截至7月15日,南寧、桂林、柳州、百色、河池、崇左、賀州等7市36處文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目前,廣西各級文旅部門和文保機構正在加強防御,加固受損文物,及時制定并上報相關維修方案,組織相關單位搶險,確保文物安全。 “為做好世界文化遺產紅河哈尼梯田的汛期文物安全工作,我們早謀劃、早安排,組織縣農科局、縣水務局和相關鄉鎮排查遺產區內的水溝水系,及時清泥排水加固,防止因排水不暢出現塌方。”云南省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云南省文物局第一時間部署加強博物館紀念館汛期防汛救災工作,并轉發國家文物局關于加強汛期文物安全工作的要求,加強檢查巡查,明確責任,確保實效。 由于連續降雨影響,7月1日夜,玉溪市北城李家大院多處房屋受損,墻體垮塌,上山頭白龍寺后殿白龍宮瓦屋面有部分瓦片脫落,大玉苗慈光寺后墻墻體部分垮塌,墻體受潮。玉溪市文物管理部門第一時間趕赴受災地點,經實地查看后,暫時采取措施進行臨時支護,并研究制定修復方案。 麗江市制定了汛期應急預案,并成立防汛救災工作領導小組,麗江古城區文物管理所對全區62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總共100處文物登記點進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判斷,制定了以古橋梁及偏遠山區的文物保護單位和文物點為重點排查對象的工作思路。到目前為止共排查文物保護單位12處,除東元迎恩橋出現輕微沉降、開裂,國保普濟寺院墻部分開裂外,未發現其他重大隱患。 據了解,各地文物部門按照國家文物局的要求,正積極部署開展文物安全隱患排查和文物保護應急工作。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