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溝溝里建起了文創基地
2020-08-10 17:51:17? ?來源:中國旅游報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賀家莊村位于陜西省綏德縣西南,距縣城約28公里,屬典型的陜北黃土高原溝壑地區村落,也是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的對口幫扶村。 賀家莊所在的綏德縣是陜北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享有全國民歌之鄉、秧歌之鄉、嗩吶之鄉、石雕之鄉、剪紙之鄉五項殊榮。然而,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賀家莊村,曾是靠天吃飯的落后村。 賀家莊村由兩個自然村合并而來。全村耕地面積551.92畝,有效灌溉面積只有13畝,以紅棗、山杏、蘋果、小雜糧種植及養羊為主。破舊的窯洞、泥濘不堪的鄉間土路,曾是村里的常見景觀。如何把這個落后村從貧窮的“泥濘”中拉出來、讓村民走上幸福大道?這是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以及該廳派駐賀家莊村的扶貧工作人員反復思索的問題。 賀家莊作為典型的陜北村落,有著鮮明的窯洞建筑特色以及民俗文化。全村的窯洞基本按照家族繁衍軌跡建設,高低起伏、錯落有致。在充分調研基礎上,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依托賀家莊村獨特的窯洞建筑資源,聯合榆林市、綏德縣政府共同投資1700萬元建設陜北文化藝術創作基地,于2018年9月對外開放。“文創基地的設計充分融入陜北建筑文化和風土民情,無論是窯洞的改造還是庭院的布局,每一處細節都體現出這里深厚的文化底蘊。”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派駐賀家莊村的第一書記李曉崗說。 自建成開放以來,陜北文化藝術創作基地發展迅速,對當地文旅發展發揮了巨大帶動作用,已舉辦秧歌、剪紙等多期培訓班,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旅游團,以及大量寫生創作者和藝術工作者。附近村民經過培訓,有的成為基地服務人員,有的參與文旅經營,有效推動了當地鄉村旅游興起。 除了文創基地,賀家莊村山地羊養殖也小有名氣。 賀海軍曾是貧困戶,一直找不到致富門路,后來在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駐村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申請到10萬元建設補助資金,建起了山地羊養殖合作社,還吸納7名貧困戶參與合作社工作,每年領取分紅。 李曉崗說,2019年底,山地羊養殖合作社初見規模,但銷路問題亟待解決。駐村工作人員得知這一情況后,主動向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匯報,協調將合作社作為廳機關消費扶貧定點供應商,同時,聯系相關愛心企業包銷。截至目前,該合作社銷售額已達30余萬元。 在駐村工作人員的努力下,截至2020年5月底,賀家莊村建檔立卡戶由進駐之初的65戶176人,減少到現在的2戶2人。 產業扶貧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有效途徑。“目前,我們正在策劃賀家莊2020年度特色旅游節,與抖音、京東、西安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等聯合建立綏德縣線上線下特色產品展銷中心,把賀家莊村及陜北文化藝術創作基地打造成綏德縣旅游鏈條上的重要節點,帶動周邊鄉村旅游發展,帶領周邊群眾致富。綏德縣線上線下特色產品展銷中心成熟后,預計可解決當地百人以上貧困勞動力就業問題,產業收益有望突破200萬元。”李曉崗說。 今年上半年,脫貧攻堅工作受到疫情影響。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推進文旅產業復蘇,進一步加強對賀家莊的政策支持,加大力度落實幫扶舉措。在省文化和旅游廳駐村工作人員的協調幫助下,賀家莊村以文創基地為依托,與相關旅行社簽訂引客協議,進一步增強基地的影響力和帶動力。 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扶貧干部、綏德縣副縣長凡顯峰表示:“文創基地的設立讓賀家莊村成為‘明星村’,越來越多的組織和機構到這里學習扶貧經驗。脫貧只是賀家莊村的第一步,積極落實國家的鄉村振興戰略,讓賀家莊村邁開美麗鄉村建設的新步伐,關系到全村人福祉,是下一步工作重點。” 日前,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已公示2020年省級旅游專項資金補助項目,共計145個項目入選,綏德縣美麗鄉村賀家莊村旅游建設項目入選。如今,賀家莊村正朝著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宜居宜游的發展目標努力。(任麗)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