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推出首部線上戲劇《等待戈多》
2020-04-28 10:43:55??來源: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4月5日、6日,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指導、中演院線公司和騰訊藝術聯合出品、廣州大劇院制作的線上戲劇《等待戈多》在騰訊視頻藝術頻道完成首輪演出。其獨特新穎的創演方式和對疫情造成社會問題的深入思考引起熱烈反響,成為戲劇界廣泛關注的文化事件和公益實踐。 創新戲劇創演模式,打造國內首部“線上戲劇” 廣大版《等待戈多》是一次對戲劇創作的全方位創新和試驗,其打破時空限制的創作方式和呈現方式在國內尚屬首次。該部劇目由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新浪潮戲劇導演王翀擔任導演,李嘉龍、馬卓君、崔永平以及來自武漢的李帛陽等國內優秀演員參演,項目主創團隊、演員團隊、制作團隊,橫跨北京、武漢、廣州、大同4個城市。合作伙伴騰訊藝術的技術保障使3個不同城市的演員實現了“真聽真看”。《等待戈多》以演員所處的真實生活空間為舞臺,如書房、衛生間、臥室、車內、街景等,借助互聯網技術實現不同場景之間的切換,讓觀眾更具現場感和代入感。 演出獲觀眾和媒體熱議,累計觀看人數超過29萬 廣大版《等待戈多》4月5日、6日在騰訊視頻藝術頻道完成首輪演出,累計線上觀眾29萬人,第二幕互動評論超過2000條。尤其是4月5日第一幕演出當天,線上觀演人數達到19萬人,創下了國內戲劇單場觀演人數的最高紀錄。演出前后,人民日報、光明網、學習強國、南方日報、廣東省人民政府官網、廣州日報、澳門日報、羊城晚報、等中央和省市媒體給予關注和報道。截至4月7日,有關演出的媒體報道已超過100條。首演當日廣大公眾號推送閱讀量創今年來的新高,下方精選留言多達300多條,總贊累計211次。“沒有戲劇的日子可太難熬了,期待多形式的戲劇回歸”“有幸見證又一中國人民在疫情期間對世界作出杰出貢獻的偉大創舉”……觀眾紛紛留言,為中國首部線上戲劇點贊。 演出為公益發聲,成為疫情期間的“文化事件” 廣大版《等待戈多》是對貝克特《等待戈多》再創新和再思考,在改變角色呈現(如原劇中等待戈多的兩個流浪漢成為了疫情期間在家隔離的夫妻,波卓變成為直播網紅,戈多的信使變成了人工智能)的同時也加入了當下疫情的時空背景。原作中“戈多”不來,喻示人生是一場無盡無望的等待,表達了世界荒誕、人生痛苦的存在主義思想。而在廣大版《等待戈多》里,幸運兒或許代表希望,其命運變化也是第二幕中的一大看點。此外,此次制作還邀請了武漢籍演員加入演出團隊,從多個角度演繹了人與人之間因為疫情產生的心理隔閡,引發社會廣泛反響。其中,劇中這樣一幕場景再次引發了觀眾熱烈的討論:愜意而溫柔的音樂中,武漢演員李帛陽飾演的幸運兒開著車駛過武漢長江大橋,路旁的櫻花開得正艷,黃鶴樓昏黃的燈光透著暖意。沒有臺詞,沒有動作,只有兩旁飛馳而過的櫻花,通過直播,觀眾久違地看到了真實的、美麗的、鮮活的武漢,戲劇與現實聯結,演員與觀眾共情,“此情此景,黃鶴樓從未如此美麗,讓我們看到了希冀,看到了向生而行的力量”。 發起“拒絕地域歧視”,獲中外知名藝術家響應 演出期間,廣州大劇院、騰訊藝術、導演王翀還聯合發起了“拒絕地域歧視,用戲劇發聲”倡議行動,獲得了著名表演藝術家濮存昕,歌唱家田浩江、周曉琳,戲劇導演Matthew Lutton(澳大利亞),演員Tim Pilloti(瑞典)、Brad Little(美國)、王崢、孫磊、鐘舜傲,表演指導張頌文、指揮家Antonio Llaca(加拿大)、編舞LiorTavori(以色列)、歌手劉彬濠、主持人林思韻、該劇演員李嘉龍、馬卓君、崔永平、李帛陽等來自世界各地眾多藝術家的積極響應。在國內劇場業停演期間,該劇成為引發戲劇界廣泛關注的文化事件。 體現了文化央企的社會責任和擔當 在劇場停業,演出停演,群眾精神食糧匱乏的疫情期間,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旗下劇院率先謀變,把網絡平臺發展為全新的戲劇舞臺,打破表演、觀演的地域與場地限制,使“線上戲劇”從概念變為現實,這種嘗試在數字化時代為戲劇賦予新的生機,為劇場線上化運營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路徑。打造線上戲劇并積極為公益發聲,體現了文化央企的社會責任和擔當。作為國內首部線上戲劇,廣大版《等待戈多》的演出反響熱烈,輿論評價高,這也是對集團、院線品牌形象的一次良好展示。此外,廣州大劇院對“線上戲劇”的創新與探索,也有助于集團和院線成為國內互聯網藝術新生態的開拓者和領航者。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