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展覽│意匠天工——福建傳統工藝精品陳列
2020-02-22 21:48:18??來源:福建博物院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前 言 中國的工藝美術植根于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種類繁多,技藝精湛,在世界工藝文化中獨樹一幟。 福建地處中國東南沿海,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豐富的物產資源,孕育了豐富多彩的工藝美術。千百年來,在歷代藝人們的努力下,逐漸形成了以雕刻、漆藝、瓷塑等為代表的地方工藝美術。這里陳列的工藝珍品,既有中華民族的共性風格,又有濃郁的福建地方特色,凝聚著非凡的創造力,有著神奇的藝術魅力和極高的審美價值。 展覽以文物為引領,以年代為主線,按展品工藝分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天遺瑰寶——壽山石雕,第二部分玲瓏精巧——福建木雕,第三部分東方神韻——德化瓷塑,第四部分千文萬華——福州漆藝,第五部分工致纖巧——特色工藝,本部分又分為福建牙雕、福州軟木畫、閩南漆線雕。 第一部分 天遺瑰寶 壽山石雕 壽山石產于福州市北郊。種類繁多,質地脂潤,色澤艷麗,是名貴的觀賞石和雕刻石。可分為高山、旗山和月洋三大山系;根據礦石的品類,又可分為田坑石、水坑石和山坑石;有一百多個品種。 壽山石雕是福建最負盛名的工藝品之一。它的傳統技法有圓雕、浮雕、印鈕和薄意等,在此基礎上又發展了鏤空雕、微雕、鏈雕和鑲嵌等技法。 早在1500年前的南朝時期,人們已經使用壽山石雕刻隨葬用的小臥豬。唐代,壽山鄉的寺廟應用壽山石雕制香爐、念珠等,并流傳民間。宋元時期,官方設有專門的機構管理石材開采和制作作坊,社會上流行使用壽山石俑隨葬。明清之際,以壽山石刻制印章之風開始盛行,壽山石成為著名的“圖章石”。清代,各種雕刻技藝日臻成熟,形成東門、西門兩大雕刻技藝流派,名家輩出,對壽山石雕藝術發展奠定極好基礎,大量精品留傳至今。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壽山石雕藝人大膽創新,銳意進取,涌現出一批馳名中外的大師和佳作。 南朝壽山石雕豬 北宋壽山石雕文官俑 清刻薄意梅竹田黃天然章材 清林元珠雕洗象鈕芙蓉方章 清乾隆刻芙蓉伏獅羅漢 民國林清卿刻山水人物水晶凍天然扁章材 郭功森作石雕賣余糧 玲瓏精巧 福建木雕 福建的木雕工藝是從民間建筑、家具、佛像雕刻逐步發展而來的,源遠流長,極富地方特色,并在發展中形成了福州、莆田、閩南等地同中有異的風格。福州木雕風格寫實,以龍眼木、黃楊木為主要材料,龍眼木雕著重仿古,注重神韻,風格淳樸,造型簡練,具有勁健渾厚的藝術特色;黃楊木雕細膩逼真,傳神洗練。莆田木雕以精細見長,風格古樸典雅、刻畫細膩、層次分明。而莆田、閩南一帶的金漆木雕,流行透雕與浮雕相結合,并施以金彩,金碧輝煌、華麗通透,有很強的裝飾性。 明雕木胎漆金真武坐像 清廖熙雕楠木關羽坐像 民國陳道燦黃楊木張飛坐像 清福州工雕“四快”——醉酒 清福州工雕“四塊”——打噴涕 清福州工雕“四塊”——捶背 清福州工雕“四塊”——挖耳 東方神韻 德化瓷塑 德化縣位于福建省中部,是我國南方著名的窯場之一,以生產白瓷著稱,歷史上曾與湖南醴陵、江西景德鎮并稱為中國三大瓷都。德化窯自唐代開始生產青釉瓷,宋元時期生產青白瓷、白瓷,至明代白瓷生產技術達到高峰,所產“象牙白”瓷器,如脂似玉,被譽為“東方藝術的明珠”。 明清時期,德化窯能工巧匠吸收了泥塑、木雕等傳統技藝,充分利用德化窯白瓷胎釉的質感和特點,在瓷塑藝術上取得很高成就。一代宗師、明代德化瓷塑藝人何朝宗創作的佛道人物形象,神形兼備,栩栩如生,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作品流傳至今,倍受各國人民珍愛。 近現代以來,德化瓷塑名家輩出,無論在工藝技術還是創作設計方面,都有新提高和拓展,使瓷塑技藝不斷向更高更精發展。 明德化窯文昌坐像 明德化窯如來佛坐 明德化窯媽祖坐像 清德化窯醬地青花關羽坐像 現代嫦娥奔月 千文萬華 福州漆藝 福州漆藝歷史悠久,工藝獨特, 在我國的漆藝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南宋時,福州漆工已經能夠生產精美的雕漆,1986年出土的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剔犀云紋扁圓盒、剔犀葵瓣形三層奩、剔紅八角三層奩等就是例證。明代,曹昭《格古要論》記載福州漆器:“福州舊做者,色黃滑地圓花兒,謂之福犀,堅且薄,亦難得。”清乾隆李漁《笠翁偶集》記述:“游三山,見所制器皿,無非雕漆。” 清中期以來,福州漆藝世家沈紹安(1767-1835)及其后人,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形成了“沈紹安漆器”,又稱“沈氏脫胎漆器”, 屢獲國際博覽會大獎,并發展成為福州漆器的主流,使福州成為中國漆藝重鎮。 新中國成立以來,福州漆藝業在著名藝人李芝卿、高秀泉等帶領下,繼承傳統、大膽探索,在設計、髹飾藝術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突破,使傳統技藝又向前發展了一大步。 上世紀60年代,一批年輕藝術家把漆器裝飾工藝技法用于繪畫表現中,首次將漆畫以獨立畫種參加全國美術大展,廣受矚目,形成了獨具特色、富有生命力的新型畫種——福州漆畫,福建也成為中國漆畫藝術的主要產地。 近代沈紹安脫胎壽星 近代福州沈紹正鎬脫胎李鐵拐立像 近代沈氏德記脫胎文具盒一套 漆仿司母戍大方鼎 脫胎漆金魚座屏 第五部分 工致纖巧 特色工藝 從明清以來,福建就是我國傳統工藝品的重點產區,人們素以全省各地絢麗多彩、持久不衰的傳統工藝為榮。在歷史的積淀中,除極負盛名的石雕、漆器、木雕、瓷塑外,全省有影響力的傳統工藝品種數不勝數。在此,我們選擇福建牙雕、福州軟木畫、閩南漆線雕作為有代表性的工藝品種,向您展示璀璨奪目的工藝之美。 清牙雕執扇人物 民國柯依四雕象牙蝦蓮擺件 現代世勛牙雕乳姑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