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展覽│文心荷境——陳朱、游光霖、陳禮忠藝術作品展
2020-02-22 19:32:57??來源:福建博物院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前言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而荷境獨受寵于文心,何也?濂溪先生之言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維摩詰云:“火中生蓮花,是可謂稀有。”是水火不能侵,豈非宇宙間萬物之杰出者歟? 荷生濕地湖沼,出勞動者之手,然稟性特異,幽美而多香,乃得眾生呵護,在百卉英茂中,忝居清穆高超之首席。《詩·陳風》云:“彼澤之陂,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寤寐無為,涕灑滂陀。”《鄭風》又云:“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先民引荷以喻戀情,流入歌唱,敘男女愛慕之誠,自然而體貼。西漢樂府《相和曲》云:“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見民歌婉孌不盡之意。因此相衍成風,及唐大盛。麗景芳辰,嬉游愉悅者,莫此過也。李白《淥水曲》云:“淥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自后佳作迭出,多不勝紀。以詞以曲,纏綿連理。奧妙紛華,璀璨無比。 夫藕本多絲,葉能擎雨,花開絕艷,蓮心獨苦。雖好逑入夢,奕代凝香,而外直中通,亭立不倚,傳神在淡,解語無嘩。文人志士,以之托物言志,比德彌嘉。上溯《楚辭》,屈原受讒被放,自誓忠貞。《離騷》有云:“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己矣,茍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矣,長余佩之陸離。芳與澤其雜糅兮,惟昭質其猶未虧。”后之仿效者彌眾。周敦頤廣其意作《愛蓮說》,推荷為“君子之花”。由是演繹紛紜,文心爭向! 國運中興,文運隨起。天地有大美,藝術任追求。荷之詩詞曲賦創作已多,書畫雕刻,合當濟美。吾閩書家陳朱、攝影家游光霖、壽山石雕刻家陳禮忠攜手連袂,舉辦“文心荷境”藝術作品展,乃獨具匠心之創意也。陳朱先生長年從事文化工作,繼承宏揚中華優秀傳統,著有佳績。自幼善書,功成早歲,其書溫潤圓純,得“二王”行書之精萃,尤難落墨千數百言,一筆不茍,精誠專至。直如十里荷塘,萬株亭立,清姿可挹,雅韻畢集。游光霖先生頌荷系列攝影作品,極富禪意,深通哲理。為使枯葉變相化蓮,梵音四溢,亦真亦幻,物我兩忘。讀其佳作,恍見佛光普照矣!陳禮忠先生曾以巨雕《春聲賦》揚名中外。今作“秋荷石雕系列”,注重荷梗中空外直之特征,運其純熟之刀法,使其形神兼備,以踐自我“志歸完璞”之至意。 當今之世,社會發展。藝術研求,詎能緩步。應運而興者,必將慎重抉擇,執正居中,繼古為新,宏揚藝旨。今三君者選荷境之清幽,揚文心之精致,有謂道欲通仙,思歷千花之異;禪求妙悟,善體一葉之奇。吾人尊重自然,力求真善美,為明時鼓吹,為和諧贊歌,其旨不亦嘉哉! 玉林草于癸巳荷月 時年九十七 (趙玉林先生,著名書法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華詩詞學會名譽理事、福建省詩詞學會顧問、福建省楹聯學會名譽會長) 陳 朱 陳朱筆名丹之。1954年出生于福州,1982年畢業于廈門大學中文系,先后在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委辦公廳、省委宣傳部、省委文明辦、省文化廳工作,原福建省文化廳副廳長。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名譽理事、福建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海峽書畫研究院副院長、福建畫院特聘畫師。 陳朱自幼習書,從唐人楷書入手,長期臨習柳公權、顏真卿、歐陽詢等書家名帖,后又堅持研習“二王”(王羲之、王獻之)行書,逐漸形成嚴謹、俊雅之書風。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國家和省級書法展賽并獲獎。作品入選多處碑林、石刻,并被多地美術館收藏。鋼筆書法作品曾獲全國特等獎,出版有《陳朱鋼筆字》等專著。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福建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海峽書畫研究院副院長、中華文化聯誼會常務理事、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名譽理事。 陳朱作品賞析 離騷(扇面) 70×35cm 離 騷 屈 原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芳與澤其雜糅兮,惟昭質其猶未虧。 荷珠賦(四條屏) 136×33cm×4 荷珠賦 白居易 迸水所集,輕荷正敷。引修莖而出葉,凝玉液以成珠。凈綠田田,神龜之巢處斯在;虛明皎皎, 靈鵲之銜來豈殊。既羅列其青蓋,又昭章于白榆。亂點的,分規青瑩。仰虛無以上出,卷晶熒而外映。灑之不著,湛兮逾凈。時寄寓于傾欹,每因依于平正。可止則止,必荷之中央;在圓而圓, 得水之本性。飄飆既息而常凝,魚鳥頻沖而不定。爾乃一氣暗后,初陽照前。宿雨霽而猶在,曉露而正鮮。熠熠有光,映空水而煥若;累累無數, 遍池塘而炯然。宛轉而魚目回視,沖融而蚌胎未堅。因沾濡而小大,順散合以虧全。輕彩蕩漾,芳濃厭浥。明璣而夜月爭光,丹粟而晨霞散入。其息也與波俱停,其動也與風皆急。若轉于掌,乃是江妃之珠;如凝于盤,遂成泉客之泣。冰壺捧玉而殊倫,水鏡沉精而莫及。則知氣有相假,物有相資。惟雨露之留處,當芙蓉之茂時。雖賦象而無準,必成形而在茲。喻于人則寄之生也,擬于道則沖而用之。自契元珠之妙,何求赤水之遺? 荷葉(扇面) 50×50cm 荷 葉 歐陽修 采掇本芳陂,移根向玉池。 晴香滋白露,翠色弄清漪。 雨歇涼飆起,煙明夕照移。 如何江上思,偏動越人悲。
題畫荷花(斗方) 69×69cm 題畫荷花 皮日休 素葩多蒙別艷欺,此花端合在瑤池。 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墜時。
荷趣(橫幅) 135×48cm 荷風送香氣山月含清輝(對聯)136×33cm×2 愛蓮說(橫幅) 155×34cm 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之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滌塵(中堂)90×48cm 芙蓉賦(長卷) 188×53cm 芙蓉賦 曹 植 覽百卉之英茂,無斯華之獨靈。結修根于重壤,泛清流而擢莖。退潤王宇,進文帝廷。竦芳柯以從風,奮纖枝之璀璨。其始榮也,皎若夜光尋扶桑,其揚暉也,晃若九陽出谷。芙蓉蹇產,菡萏星屬。絲條垂珠,丹榮吐綠。焜焜韡韡,斕若龍燭。觀者終朝,情猶未足。于是狡童媛女,相與同游,擢素手于羅袖,接紅葩于中流。 泉州北藏院見初荷花(斗方) 69×69cm 泉州北藏院見初荷花 蔡 襄 初花才過小荷身,曉露沾紅點點勻。 莫為愁心偏倚望,清江元有未歸人。
荷韻書趣(橫幅)136×33cm (漆藝作者:湯志義) 游光霖 游光霖1954年2月出生,畢業于福建藝術職業學院戲曲編劇專業,1973年底參加工作,任福建省屏南縣閩劇團演員,福建藝術職業學院(原藝術學校)專職團委書記,福建省美術館館長,國家一級藝術管理。全國美術館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博物館協會登記著錄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藝術碩士生導師,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福建省書法家協會會員。近年來在陜西美術博物館、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上海美術館、中國美術館等地舉辦個人攝影展。 游光霖作品賞析 月滿荷境 吻 生命之歌5 荷頌《第二樂章》 色戒1 印象畢加索 生命之 歌9 飛碟 生命之歌13 晚秋 荷頌 《第三樂章》 陳禮忠 陳禮忠 又名冠森,出生于1968年9月,福建省福州市人。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工藝美術一級名藝人、福建省文聯藝術委員會委員、福建省工藝美術研究院研究員、福建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和鑒定委員會主任。師從馮久和。擅長雕刻壽山石的山水、花卉、禽鳥、動物、人物,尤其精于鷹、天鵝、荷葉的雕刻。 陳禮忠作品賞析 湖光蕩漾 荔枝凍石 (8×2×8cm) 輕裙透碧羅 芙蓉石 (8×3×10cm) 映日荷花別樣紅 老嶺石 (26×15×40cm) 荷葉臨風翠作裳 二號礦石 (35×15×23cm) 卷舒開合任天真 芙蓉石 (36×23×25cm)
誰于水面張青蓋 焓紅石 (30×15×38cm) 池面風來 坑頭晶石 (7.5×1.8×9cm) 余韻在秋 仙游石 (60×30×30cm) 荷與蟹 老嶺石 (60×40×30cm) 相看兩不厭 高山石 (41×36×36cm) 展廳照片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