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展覽│撒哈拉的問候——非洲雕刻藝術展
2020-02-22 09:05:00??來源:福建博物院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前 言 非洲,一個神奇的大陸。它不僅有著千奇百態的地形地貌、異常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更有著源遠流長的古代文明以及獨樹一幟的地域文化。撒哈拉沙漠以北誕生了著名的古埃及文明,以南則孕育了當地獨特的黑人文明。在這片土地上,非洲人民以其非凡的智慧和想象力使藝術與生活、信仰與宗教交融共生,這在中非和西非地區的雕刻藝術上體現得尤為鮮明。從衣食住行到音樂舞蹈,從祭祀崇拜到節日慶典,無數種類繁多、用途各異、極具魅力的藝術作品,不僅承載著遠古的歷史記憶,也折射出非洲人真實的世界觀與人生觀。其原始質樸卻又充滿張力的表現風格,流露出強烈的自然與生命之美,凸顯著鮮明的人文特色,這使非洲雕刻藝術成為世界文明長河里一顆散發著耀眼光芒的明珠,更為西方思想與現代藝術的發展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啟示與影響。 本次展覽鱗選了190件來自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17世紀----19世紀的雕刻藝術品,這些雕琢精美的生活用品、姿態各異的眾神雕像、形形色色的祭祀面具以及溝通萬靈的巫術法器,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絢麗多姿的非洲藝術畫卷,同時也縮短了距離,讓我們走進傳統非洲人的精神世界,感受他們最純真的膜拜與敬畏...... 第一部分 生活用品 一:精雕細琢的日常用具 非洲人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會享受生活的民族,他們從不吝用雕刻藝術去裝點自己的生活。從居住的房屋到日常所用的盆罐、燈具、杯、刀、梳子等,都會進行精雕細琢,別具匠心。雕刻的素材往往來源于現實生活,比如人形儲物罐就是現實生活中人們頭頂著裝滿物品容器的真實寫照。有的雕刻還被賦予了吉祥的寓意,如雕刻有母女形象的儲物罐,是用于祈福家族繁榮,財富增長。多種材料裝飾的物品則通常反映出使用者的身份,如用貝殼和金屬裝飾的水壺就是財富的象征。 二:飾品 在非洲許多國家,飾品是財富的象征,并會被代代相傳,一般只有在重大儀式時才會拿出來佩戴。大多數非洲人在穿戴傳統服飾時都會佩戴相應的飾品,如項鏈、臂章、腳鏈、耳環等,有時還會將珠子編進發辮中。 佩戴傳統首飾的富拉尼女子 三:精美的樂器 音樂和舞蹈在非洲人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勤勞智慧的非洲人民創造了種類繁多的樂器,并演奏出令人贊嘆不已的美妙旋律。除了表演功能外,許多樂器本身也是一件件藝術品。它們被雕刻成各種形狀,并被裝飾以各式圖案,比如中非阿贊德人制作的豎琴就呈現出精美的人體形狀。許多在祭祀或重大儀式上使用的樂器,則更是刻畫上祖先、神靈或動物的形象,具有極強的象征意義。 展品: 權力象征 神秘的非洲酋長制 酋長制度是傳統非洲的一項重要政治制度。在撒哈拉以南地區,這個制度存在了相當長的時間,且直到今天仍在不少國家起著作用。酋長通常指前資本主義社會中氏族、部落共同體的首領、頭人乃至早期王國的統治者和管理者,不同地區、不同部落其稱謂不盡相同。酋長既是一個部落天然的統治者,又是宗教領袖。平時,他們的主要職責是主持祭祀,管理內部事務,調解部落、氏族或成員之間的糾紛。酋長一般都有著獨特的權力標志物,比如貝寧酋長的權力標志是一柄精心裝飾的寶劍;努爾人、霍屯督人酋長身上會披一件豹皮或山貓皮長袍 偶像崇拜 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是非洲傳統宗教中最典型的形態,家中的長者一旦逝去就升格為極具威力的神靈,并可暗中影響活人的生活。崇拜的祖先常有兩種:一種是有血緣關系的家族祖先,一種是無血緣關系的歷史人物。子孫敬祖祭祖,便會得到祖先的保護;反之,則會受到懲罰。疾病、死亡、無嗣都是祖先懲罰不肖子孫的手段。 在西非塞拉利昂一個小村莊里,村民聚會的地方便埋著受人敬重的長者。 在村民巴斯的家里埋著他的祖父和祖父的弟弟,他們認為兩位祖先是神,能戰勝一切,只要家人經常祭拜他們,就會得到祖先的幫助。 圖騰崇拜 圖騰崇拜在非洲十分普遍,是非洲人信仰的旗幟、安全的保護神、行為的預言者,又是社會秩序的基石、物質資料的賜予者,故對圖騰特別敬仰,有一套特殊的祭祀儀式和禁忌。通常每個氏族都采用一種動物、植物或日月星辰作為本氏族的圖騰,并加以崇拜。圖騰崇拜對非洲的文學、巖畫、雕塑、舞蹈、音樂以及人們的生活習俗都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部落神崇拜 部落神崇拜在非洲很多地方都表現為對國王和酋長的崇拜,國王、酋長活著時是半神,死后成為部落神。非洲人也信奉一些負責某項事務并保護本部落的神,眾神間都有血親關系,且各司其職。各部落對這些神靈頂禮膜拜,為他們建立廟宇,選設祭司。 至高神崇拜 至高神產生于非洲從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時,它被認為是萬能的神,全知全能、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能給人們提供同情、憐憫、友善、保佑和恩惠,是天地萬物的創造者。非洲人一般不給至高神修建廟宇,認為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可通過祈禱來交流,只有在發生嚴重災害時,才向至高神獻祭,求得保護。 生殖崇拜 和世界上其它古老的民族一樣,非洲人對生殖?也充滿崇拜,在艱苦的環境里,生殖繁育能帶來更多的勞動力,使部落更加昌盛。因此非洲人對女性豐乳肥臀及男性生殖器的塑造不僅是傳達性別的差異,更是對生命作出的有形歌頌。 另一種美的表達------疤痕紋身 過去,在很多非洲部族中,男女都會在身體上刻畫疤痕紋身來裝飾身體,這也是個人身份的一種標示。在人生重要階段的儀式和社會角色發生變化時,人們都會按照特定的圖案來切割傷口,如蘇丹的女孩進入青春期后身上便會第一次紋身,生子后會刻上更為復雜的圖案;而男性戀人則刻上象征雄壯的性感紋身。如今,我們在非洲木雕人像上仍然可以看見這些以浮雕表現的神秘疤痕紋身。 展品: 通神法器 在非洲,面具的使用歷史十分悠久,并被廣泛應用于啟蒙、成年、喪葬、農耕、祈雨、狩獵、巫醫、祭祖等儀式活動中。因所屬部落和使用目的的不同,面具的顏色、造型、圖案又各有不同,比如在中非的班圖語部族中,白色代表著死者和神的世界;黑色代表生者的世界;紅色代表危機。 隨著時代的發展,非洲面具的功用也發生了變化,除了用于宗教儀式的祭祀面具外,還發展出用于消遣娛樂的世俗面具。 巫術活動 在傳統的非洲社會,各種巫術活動不勝枚舉,因此那些能通靈并具有操控超自然法力的中介人------巫師、法師、巫醫們就備受族人的尊敬。在巫術活動中,巫師往往會念誦咒語、履行儀式和使用法器來達到特定目的,各式法器上的雕刻形象都十分神秘詭異、怪誕猙獰,給人以心靈的畏懼和震懾。 展品: 結 語 今天,當我們靜靜地欣賞完這批來自非洲中部與西部的雕刻藝術品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些怪誕夸張的造型,簡練粗獷的雕刻技藝,更多的則是其背后所守護的各部落百年來的秘密以及它們最純真的文化與信仰。這一具具雕像、一副副面具以及一件件精心制作的生活用品,有的曾被視為神靈或祖先的化身,有的曾是神圣權力的象征,有的是寄托著人們美好祝福的通神法器,還有的則是人們日常生活的見證,無疑它們都承載著那片色彩絢爛的土地上不斷跳動的活力與創造力。在它們身上,我們仿佛看見非洲各族群代代相承的傳統習俗,看見人們戴著面具、敲著樂鼓,在音樂、舞蹈中綻放......縱使時光流逝,每個部族的歷史記憶仍然完整地保存著,神秘而多樣的文化印記也將永久地記錄下去……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