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上展覽│閩籍書畫名家搶救工程——黃道周書法藝術作品展
2020-02-21 17:21:10??來源:福建博物院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主辦單位:福建省文化廳 漳州市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福建省美術館 福建博物院 漳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東山縣人民政府 漳浦縣人民政府 鳴謝單位 : 故宮博物院 首都博物館 天津博物館 浙江省博物館 蘇州博物館 四川博物院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廣東省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 遼寧省博物館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博物館 北京市文物公司 漳州市博物館 漳浦縣博物館 東山縣圖書館 前 言 黃道周是晚明卓有成就的“三棲”大家——政治上是寧死不屈的愛國主義者;學術上為博學廣識的儒學大師、理學大家;書法藝術上獨樹一幟、著作頗豐名重于時;品行上更以名節(jié)高尚聞名于世。他奇崛高古的遒媚書風與耿介忠正的人格魅力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真正實現(xiàn)“人書合一”。 黃道周在《書品論》中開篇有言:“作書是學問中第七、八乘事,切勿以此關心?!羰剐氖钟嚅e,不妨旁及。”但恰恰是他 “心手余閑”的書法藝術使其在文化史上留下璀璨一頁。他楷書承襲明早期盛行的“臺閣體”端莊秀整書風,獨帶隸體,方勁峭厲。以行草書筆法寫隸書,以古草體寫草書,既謂“隸草”,其狂草崇尚硬直轉角、結體偏方,形成自家分隸旨趣的面貌,兼擅作詩文,成為晚明文墨俱采的書家。清末沈曾植、近代潘天壽、諸樂三、來楚生、沙孟海等皆習公書。 閩籍書畫名家搶救工程——黃道周書法藝術作品展的舉辦,旨在傳承與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對加強黃道周文化的保護、研究和開發(fā)具有深刻意義。本次展覽匯集全國15家博物館珍藏的黃道周書畫精品文物45件(套),英華盈目,咫尺乾坤。愿觀罷書展,既吟詠詩文又陶然書藝,更能領略風尚、品味經(jīng)典。 福建博物院館藏 曾鯨 繪 黃道周簡介 黃道周(1585—1646),字幼玄,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幼平,號石齋,漢族。福建銅山(今東山縣銅陵鎮(zhèn))人,少年時就有“閩海才子”之譽。天啟二年(1622年)進士,與倪元璐、王鐸同科,并列為明末三大代表性書家。歷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時,任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首輔)。因抗清失敗被俘。隆武二年(1646年)壯烈殉國,隆武帝賜謚“忠烈”,追贈文明伯。清乾隆年間改謚“忠端”。 黃道周通天文、理數(shù)諸書。工書善畫,詩文、隸草皆自成一家。書法取法高古,用筆奔放、奇崛遒媚。先后講學于浙江大滌、漳浦明誠堂、漳州紫陽、龍溪鄴業(yè)等書院,世人尊稱石齋先生。黃氏妻蔡玉卿精于小楷,書風與其基本一致。 書法作品 明 黃道周 山水行書詩卷 福建博物院 綾本 譯文:春風原不解忘憂,竹榻紙窗灶火流。病里聞桃開半月,貧中似柳曳三秋。萬人俱指為狂客,一葉何妨去泛舟。留得詩前畫后意,好將風味對峰牛。《遣病》 幕府年余疾不瘳,欣逢地僻置居游。一生天性惟疏直,幾日人情見悔尤。無奈是眉攢額上,有諸般慮掛心頭。何如短褐衡門下,閑看春犁聽鵓鳩。《己未二月,王為辟地置宅于府門內(nèi)之右,雖在府中,而地甚僻曠,召命之余,頗得關門靜坐》 草草須眉又閱年,清樽兩泛章門船。浦云山雨樓何地,櫪馬春風矢一園。掌上城名惟蠹動,眼中庭實最新鮮。阿嬌怕是無消息,金屋從來不用錢。《忽忽之一》 明 黃道周 秋江讀書圖 福建博物院 紙本 譯文:秋江讀書圖。渡水傍山尋絕壁,白云飛處洞門開。仙人來往行無跡,石徑春風長綠苔。黃道周寫于都門客次,時在丙子冬日臨北苑法。 明 黃道周 草書軸 福建博物院 綾本 譯文:老籍詩書力,平開昏散心。一絲存道累,百戰(zhàn)未功深?;鸬莱裏┤?繁思盡破琴。可憐梁甫操,已轉于魚音。偶錄舊作似長卿先生正之。黃道周。 明 黃道周 草書詩卷 福建博物院 紙本 明 黃道周 行書小還大還詩卷 湖北省博物館 紙本 譯文:忠賢翰墨 辛未冬以六疏得歸,尚遲門禁。因作小還之詩。盛世霜雷傲景鐘。幾銖筆札六均弓,文身不合疑龍子,殄羽何曾敗乃公。人事倒隨云汗漫,勿情讓與石玲瓏。抄將靈笈三千卷,施與長琴□壑中。誰從風雪賦虛徐,決鳥崩云各起予,祝客椎牛還誓墓,教人學佛坐焚書。蒼生百出愁無奈,黃帝獨看丑不如。愛是大愚山長老,為須名鳥勸鉏鋤。夾□桃花楓樹林,玉堂吳調(diào)不自今。古人已向吳門去,逋客猶從燕市尋。八柱琵琶翻破陣,回甜橄欖謝南音。幽青處處催烽火。莫動當時見獵心。拜揖終年尚據(jù)鞍,到頭攬轡只衣冠。丹砂有性依方藥,白發(fā)何根掛釣竿。退殿先人長脫屣,休糧鶴子不歸蘭。可憐接湃老翁事,祗作獨弦樂上彈。壬申八疏,乃得了然作大還之詩。 明 黃道周 行書寄子書三開冊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博物館 絹本 譯文: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慆慢則不能研精,險躁,則不能理性,理性而后可以致用。諸子常誦斯言,可以輟吾憂慮矣! 諸葛瞻少甚英敏,公嘗語人云:是兒八歲,動似成人,疑非遠就之器。意不欲人似孔融、楊修耳。然如瞻,忠孝世其家聲,豈必華歆、陳寔,皓眉臺輔哉?今人見少年韶秀,便輕喜,以為國器,殊異所聞。要如吾輩稚魯,吾身一未有就,須日讀葛公《誡子書》。有宋諸儒皆從此出。世人習誦“淡泊”“寧靜”二語,以為孔明要談,其實此兩語出于《淮南》,非葛公創(chuàng)語,要是葛公得力處耳。庚辰春二月廿四日,黃道周書于北山之天方堂中。 明 黃道周 行書詩扇頁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博物館 金箋 譯文:天時合怪嚴彭祖,人事翻癡邴曼容。不知月下圭峰笛,曾應鐘南午夜鐘。搏牛季子初拋手,血顙將軍又整冠。以須偶倩尚方筆,漫作道場蛇虎看。敝絮何懶妻子擁,樵蘇不與要離鄰。野航處處生青火,未信用光在得薪。寥廓垂云猶幕燕,逡巡脫筍也梁魚??妭鞯钌辖鹑A語,不似床頭石竹書。偶作錄似鄭超宗先生,黃道周。 明 黃道周 行楷論書十九開冊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博物館 絹 譯文:作書是學問中第七、八乘事,切勿以此關心。王逸少品格在茂弘、安石之間。為雅好臨池,聲實俱掩。余不喜此□,只謂釣弋馀能,少賤所該,投壺騎射,反非所宜,若使心手馀閑,不妨旁及。趙松雪身為宗藩,希祿索虜,特以書畫邀價藝林。后生少年,進取不高,往往以是膾炙前哲,猶循五鼎以啜 明 黃道周 行書五律詩軸 故宮博物院 綾本 譯文:信有斷鰲足,遂來無定山。蛟何為水滴,犬欲吠云間。海客負圖出,珠人入市還。群峰應撫掌,為我故潺湲?!都咨甓岁柵钊R情即事》似眉仲戴兄。黃道周。 明 黃道周 行楷詩冊 故宮博物院 綾本 明 黃道周 行書和鄭超宗詩扇頁 重慶三峽博物館 金箋 明 黃道周 行草五律詩軸 四川博物院 絹本 第二部分 藝術評論 學貫古今,所至學者云集?!睹魇贰?/p> 以直節(jié)清德,見重一時?!端膸烊珪S道周儒行集傳》 行草筆意離奇超妙,深得二王神髓?!锻┦a論畫》 至人惟石齋,其字畫為館閣第一,文章為國朝第一,人品為海內(nèi)第一,其學問直接周、孔,為古今第一?!餍煜伎?/p> 楷法遒媚,直逼鐘王。——清王文治 《快雨堂跋》 行草筆意離奇超妙,深得二王神髓。——清秦祖永 惟忠端書法,根據(jù)晉人,兼涉北朝,剛勁之中,自成精熟,迴非文、董輩所敢望?!砬搴谓B基 石齋先生楷法尤精,所謂意氣密麗,如飛鴻舞鶴,令人叫絕?!逅螤巍堵脮嫲稀?/p> 嚴謹?shù)闹螌W精神和淵博的學問可比邵雍,忠貞為國直言敢諫可比李綱,慷慨赴難從容就義可比文天祥。——清蔡世遠 立朝守正,風節(jié)凜然,……不愧一代完人?!〉?/p> 高格倪、黃建性情,即論險怪亦天成。此流未訂他人與,雅俗相看最易明。——近代 沈尹默 黃道周便大膽地遠師鐘繇,再參索靖的草法。波磔多,停蓄少;方筆多,圓筆少。所以他的真書,如斷崖峭壁,土花駁;他的草書,如急端下流,被咽危石?!趁虾?《近三百年的書學》 第三部分 黃道周年譜 萬歷十三年(乙酉,1585—1586)二月初九日(3月9日),生于福建漳州府漳浦縣銅山深井村(今屬東山縣)“深井黃氏”之家。 萬歷十七年(己丑,1589—1590),五歲。 入私塾,讀《論語》。 萬歷十九年(辛卯,1591—1592),七歲。 因喜曹植詩,遭父斥責。父為購朱熹《通鑒綱目》并親自授之。 萬歷二十年(壬辰,1592—1593),八歲。 從胞兄道琛耕讀于日本島的漁鼓溪頓坑。開始廣泛涉獵經(jīng)傳子籍、詩賦聲律、鉛汞陰陽之學。 萬歷二十六年(戊戌,1598—1599),十四歲。 上書神宗,進獻化丹砂為黃金之術。聞廣東博羅山中有神仙和煉丹材料,隨外戚任官者往之。在博羅,作《羅浮山賦》,為韓日纉所賞識,得以閱讀其家藏書。同時,作《觀海樓賦》。 萬歷二十七年(已亥,1599—1600),十五歲。 仍在博羅。謝絕當?shù)仫@貴婚配之議,乃歸。 萬歷二十八年(庚子,1600—1601),十六歲。 自博羅歸,奉父命焚詩賦稿,研習科舉文章。 萬歷三十五年(丁未,1607—1608),二十三歲。 首次參加縣試,名列第一,但因四月喪父,不得登縣學籍。哀父喪,而撰《離疚》(又稱《續(xù)騷》)并序??h令黃應舉為之撰序并付諸梨棗。友人林茂桂亦為撰序。父殯,作《九戾傳》。 萬歷三十七年(已酉,1609—1610),二十五歲。 服闋,奉母遷居漳浦縣城。 萬歷三十九年(辛亥,1611—1612),二十七歲。 再次參加縣試,并且首次參加郡試,皆獲第一名。 萬歷四十六年(戊午,1618—1619),三十四歲。 第3次與郡試,名列第一。被主考官福建學使岳和聲請至福州講學。 八月,第4次應鄉(xiāng)試。 鄉(xiāng)試期間,與李世熊相識。 十一月,赴北京參加明年春季的會試。 萬歷四十七年(已末,1619—1620),三十五歲。 會試落第,歸,益貧。 天啟二年(壬戌,1622—1623),三十八歲。 成進士(第2甲第73名),選庶吉士。 天啟四年(甲子,1624—1625),四十歲。 年初,散館,授 翰林院編修,預修國史實錄。參加修纂《神宗實錄》 崇禎四年(辛未,1631—1632),四十七歲。 奉旨以“曲庇罪輔”降3級調(diào)用。因曾主考浙江鄉(xiāng)試確定錄取名單時,刪去有作弊嫌疑的考生尚觀聲,被禮科參糾。閏十一月十九日,此案冤情大白。冬至,測量日晷,發(fā)現(xiàn)“常先歷八十刻”。十二月二十一日,長子黃麑誕生。 崇禎五年(壬申,1632—1633),四十八歲。 作七律《壬申元日侵晨雨雪旋遂開霽時已得請睠然有作六章》贈與倪元璐。在南京撰寫《與外氏書》呈岳父蔡乾鎏。六月第3次會徐霞客。七月偕門生徐杭何瑞圖游徑山,登凌霄,建大滌山書院。 崇禎九年(丙子,1636—1637),五十二歲。 其弟子整理問題函,編《榕壇問業(yè)》。九月清兵侵京,毅然出山勤王。 崇禎十年(丁丑,1637—1638),五十三歲。 閏四月,草《擬論楊嗣昌不居兩喪疏》,反對楊奪情出任兵部尚書,及其籌餉之策。五月具疏告病。后又升新職。十月二十六日,上《申明掌故疏》,匯報司經(jīng)局敗頹的情況,建議整理《尚書》、《禮記》、《易》、《詩》,以授太子。 崇禎十一年(戊寅,1638—1639),五十四歲。 正月三日,作《京師與兄書》。隨文武大臣召對于平臺,與崇禎帝、楊嗣昌激烈辯論。后降六級。九月,離京返鄉(xiāng),迄此,在明朝的任職實際上已經(jīng)結束。 崇禎十三年(庚辰,1640—1641),五十六歲。 崇禎帝降旨逮捕道周及原江西巡撫解學龍。五月十二日,聞逮。二十三日夜,辭墓就道,被護送至南昌。六月十五日,在南昌就逮,親友紛紛慰問、捐贈,但為道周謝絕。八月三日,被下刑部審問。 崇禎十四年(辛巳,1641—1642),五十七歲。 從刑部轉至北鎮(zhèn)撫司拷問??絾柖啻?只承認“講學結社”。正月,徐霞客聞探監(jiān)歸來的長子徐屺匯報道周冤狀,據(jù)病榻而嘆,不食以逝。五月,道周返刑部監(jiān)獄作《獄中自明揭》宣示其冤。八月,作《獄中悔罪自明疏》以鳴冤請赦。十二月,獲釋出獄。 崇禎十六年(癸末,1643—1644),五十九歲。 本年居漳浦北山墓廬。弟子們在漳浦縣東郭道周的故居舊墟上,構筑明誠堂(今辟為黃道周紀念館)。與弟子再至龍海蓬萊峽,籌建鄴山書院。傳授《孝經(jīng)集傳》,修訂《洪范明義》、《月令明義》、《坊記集傳》、《表記集傳》。本年還作《乞言自序狀》,自述家史。 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甲申,1644—1645),六十歲。 返漳浦,明誠堂落成出席者凡101人以上,會上演習鄉(xiāng)飲酒禮。為福建巡按陸清原《按閩疏略》撰序。端午節(jié),鄴山書院的與善堂(神堂)落成。舉行第3次鄴山講問大會出席者約404人。辭墓赴弘光朝召用。 弘光元年、武隆元年(清順治二年,乙酉,1645—1646),六十一歲。 抵南京,就任弘光朝禮部尚書協(xié)理詹事府事兼翰林院學士。隆武稱帝之初,任首輔,初銜“大學士”,旋加“少保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代隆武帝草擬了至少32件書信詔諭制詔之類文件,后見恢復無望,遂自請召募弟子、鄉(xiāng)親赴閩浙贛邊界防御清軍,其麾下兵力凡17營約6840人。聞樂平失陷,所募2000余義勇不至。不顧勸阻,率師一往直前,擬救樂平。兵潰之際,獨率中軍不退,從容就俘。 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丙戌,1646—1647),六十二歲。 元宵節(jié)因見徽州百姓戲燈如常,寒心不已,遂開始為時14天的第二次絕食, 3次自殺未遂。六十二歲誕辰,作五律《后死吟八章》。 出師以來,凡作詩311章,總名《石齋逸詩》。二月中旬至三月中旬之間,慷慨就義于南京。隆武朝贈官太子師,賜爵文明伯,謚忠烈,命立“閔忠廟”于福州,并樹“中興大忠坊”,誥命蔡玉卿一品夫人??滴跞?1694)蔡玉卿死后與道周合葬。乾隆四十一年(丙申,1776),通謚忠端。 ——錄自 侯真平著《黃道周紀年著述書畫考》廈門大學出版社 結 束 語 黃道周的書法,世有美名,寸縑尺素人爭寶之,且樂為人書,下筆如疾風驟雨頃刻而就,博學好古,令人叫絕。綜觀書旨,尺幅之間足放萬里胸襟,然其書名為氣節(jié)所掩,在提倡“德藝雙馨”的當下,集中展現(xiàn)其書法藝術,養(yǎng)浩然正氣功在千秋,揚君子之風山高水長。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