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博物館協會絲綢之路沿線博物館專業委員會2019年年會暨東北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在長春召開
2019-12-10 18:00:00??來源:福建博物院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2019年12月6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絲綢之路沿線博物館專業委員會2019年年會暨東北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在吉林省長春市召開。會議由中國博物館協會、吉林省文物局指導,絲綢之路沿線博物館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吉林省博物館協會主辦,吉林省博物院、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絲綢之路文物科技創新聯盟承辦。來自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45家文博單位的代表參加了會議。 吉林省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吉林省博物院院長李剛主持開幕式。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金旭東出席儀式并致辭。專委會秘書長、福建博物院副院長龔張念對2019年度專委會增補情況作出了通報,遞補廣東省博物館館長肖海明等3人為副主任委員,新增加重慶自然科學博物館、白銀市博物館、鄂爾多斯青銅器博物館、吉林市博物館為委員單位。 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福建博物院院長吳志躍做2019年度專委會工作報告,從主題展覽、學術研究、社教文創三大方面對海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和其他絲綢之路主題活動的各項工作進行詳細總結,并對2020年度專委會工作提出十大展望,呼吁專委會各委員單位堅持友好合作、共贏發展的原則,加強資源與信息的共享,進一步推進專委會各項工作往深里挖掘,往細處落實,為“一帶一路”建設作出貢獻。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程武彥、陜西歷史博物館侯寧彬、黑龍江省博物館王軍三位館長分別就繁榮“絲路”沿線博物館事業及相關文化事業闡述了各自的觀點。 陜西歷史博物館龐雅妮副館長、河南博物院張得水副院長、中國絲綢博物館周旸副館長、廣西博物館熊昭明副館長、吉林省博物院唐音副院長5位專家做了主旨發言,為博物館更好、更準確的傳播絲綢之路的文化內涵提供了新思路與新方法。 吉林省社科院歷史所所長黃松筠、吉林大學考古學院教授馮恩學、東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傅佳欣和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樓建龍4位專家做了主題發言,以充分的史學材料為基礎,論述了東北絲綢之路的研究現狀以及發展前景;從考古學視角出發,論述絲綢之路與東北的關系;從文化遺產的角度,深入淺出地總結了古代絲綢之路的文化內涵。 通過本次年會,各相關文博單位增進了了解,加深了友誼,進一步推動絲綢之路沿線各類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工作的開展,持續為“一帶一路”戰略提供文化動力。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