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閩國銅鎏金王延翰獅子爐
2019-08-01 15:41:34??來源:福建博物院 責任編輯:肖月青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五代閩國銅鎏金王延翰獅子爐 福建博物院館藏一件五代閩國時期鑄造的銅鎏金獅鈕熏爐,曾經多次陳列展覽過,堪稱該時代銅器的標準器,經確認為國家一級文物。 此爐通高40.1、口徑21厘米,獅子高11.3厘米。焚香器,銅質,由蓋、身兩部分組成。爐蓋作盔狀,與爐口沿凸唇相扣合,蹲獅鈕,獅口與器內相通,便于煙香外薰。爐身直口,有窄凸唇一圈,外寬平折沿,邊沿呈五葵瓣形,直腹平底,腹處鉚接五獸足作支架,獸足上部作獸首。通體鎏金,寬折沿平面環刻楷書“弟子鹽鐵出使巡官、主福建院事、檢校尚書、禮部郎中、賜紫金魚袋王延翰,奉為大王及國大人鑄造師(獅)子香爐壹口,捨入保福院,永充供養。天祐四年九月四日題”銘文一周。 天祐四年,即公元907年,唐代滅亡前夕,是年四月,朱溫滅唐,改年號為梁開平元年,而爐上仍沿用舊唐年號。王延翰(?~927年),字子逸,唐代福州節度使王審知之子。王審知(862~925年),字信通,又字祥卿,王潮、王審邽之弟,被稱為“開閩王”。唐朝末年,王審知被任命為威武軍節度使,梁開平三年(909年)封為閩王。王審知治閩29年,保境安民,政績突出。同光三年(925年),王審知去世。延翰最初被后唐任命為威武軍節度使,同光四年(926年),后唐拜延翰為福州節度使,同年十月,延翰建國稱王,但仍稱臣于后唐。王延翰個性驕傲荒淫,殘忍兇暴,因此十二月被其弟及王審知養子所殺,世稱閩嗣主。 該器物造型古樸端茂,蹲獅張口翹首,栩栩如生。整體鑄工精致,構思巧妙,為五代閩國有銘文鑄器之孤件。紀年明確,除鎏金大多脫落、表面經保護處理外,其余保存較好,為福建地區同類器物造型、工藝、斷代及辨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王審知時即篤信佛教,不僅修建佛寺、繕寫佛經,亦鑄造佛像,這尊獅子爐應該也是王延翰崇佛的產物。該爐于清道光年間在仙游城西保福院出土,曾由清陳壽祺(字恭弗)舊藏,后流傳民間。1951年,由福州市文教局上交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后撥交福建博物院收藏。 ? |
相關閱讀:
- [01-29] 義捐珍貴藏品 籌辦民間展館
- [11-26] 第二十屆廣州藝博會 兩宋稀世書畫藏品將亮相
- [01-11] 新絲綢之路國際藝術品交易會落幕 民間藏品引關注
- [02-19] “國輝堂”海歸藏品下月在延展出
- [04-05] 電信詐騙團伙靠新套路斂財千萬:藏品升值了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