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柯世仁雕黃楊木伏獅羅漢立像
2019-08-01 15:41:34??來源:收藏 責任編輯:肖月青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木雕是雕塑的一種,以各種木材及樹根為材料進行雕刻,是傳統雕刻工藝中的重要門類,在我國常常被稱為“民間工藝”,分為立體圓雕、根雕、浮雕三大類。中國木雕流派眾多,福州木雕與東陽木雕、樂清黃楊木雕、潮州木雕并稱“中國四大木雕”。福建博物院館藏一件民國柯世仁雕黃楊木伏獅羅漢立像,是福州木雕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該像通高34厘米,通寬32.7厘米,羅漢高29.6厘米,獅高10.2厘米。黃楊木材。羅漢頭戴僧帽,帽后長巾披肩,皺額、垂眉、瞇眼、虬髯、含笑。身著闊袖通肩大衣,披袈裟,袒胸。左手握禪杖,收于胸前,右手伸食指,向外曲舉。足蹬草鞋,拄杖而立,身體左邊蹲一伏獅,獅項套圈,背披棕毛,張口翹尾,轉首向羅漢。配有底座,用紅木雕刻而成。 該作品出自木雕工藝大師柯世仁之手??率廊剩迥└=ㄈ?,集前輩藝人傳統技法之大成,擅于根據黃楊木、紅木、竹子等不同材料的性能,運用劈、削、雕、剔等刀法,隨心所欲,雕成風格各異的作品,最善雕刻古代人物等圓雕作品,為木雕“象園派”名匠。清代,福州木雕曾出現三個主要流派:以大坂村藝人陳天賜為代表的“大坂派”,他們早先主要雕刻彌勒佛、十八羅漢、八仙、觀音等神仙佛像,后來有增加了仙女、仕女、動物形象;以象園村柯慶元為代表的“象園派”,又稱“柯派”,他們擅長表現蟲草花卉、果盤等,還喜歡雕刻活動的作品,如踏水車、劃龍舟等;以雁塔鄉王清清為代表的“雁塔派”,也稱“漆器派”,他們主要擅長雕刻圖案花紋,還有和漆器相結合的浮雕花鳥作品。 此作品整體設計精心巧妙,形態生動。羅漢神情似在宣揚佛法,教化眾生,雄獅昂首翹望,目不轉睛的盯著羅漢專心聽法,溫順如犬,顯示出佛法的極大威力和感召力。雕刻技法細膩嫻熟,線條圓潤柔和,特別是羅漢衣褶線條流暢自然,肌肉富有質感,獅子神態惟妙惟肖。作品多采用圓雕,琢磨的十分圓滑,經過磨光、上漆,呈現出一種古雅的桔柚黃色澤,造型與色彩完美結合,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很強的觀賞性,是研究柯氏雕刻技藝的代表作品。 張胡玲/撰文、陳浩/圖 ? |
相關閱讀:
- [10-13] 工美-雕塑雕刻-木雕-盧玉山作品
- [03-09] 云霄藝人木雕 《采菊東籬下》
- [10-13] 工美-雕塑雕刻-木雕-盧玉山作品
- [12-22] 福建閩侯木雕傳承人鄭義雨:讓根藝回歸本真
- [12-24] 出色!漳州民間木雕師雕出《對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