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回顧│元宵賞古琴
2019-03-04 17:45:00??來源:福建博物院官微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琴,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悠久、最具民族精神、審美情趣和傳統藝術特征的樂器,和中國的書畫、詩歌文學等一起,成為中國文化的承載者。 3月3日下午,福建博物院的一樓影像廳里不時傳來陣陣悠揚琴聲,熱愛古琴的朋友們來到博物院,參加“博物館里過大年”系列活動之“古琴藝術的審美情趣”。 講座由古琴講師林貞講授古琴知識,并結合現場彈奏五首各具特點的琴曲,分享琴曲背后的故事,帶來一場視聽同享的音樂盛宴。 觀眾們難掩興奮激動的心情紛紛舉起手中的手機、相機,記錄美好的瞬間,沉浸在清音裊裊中,感受悠悠幾千年的古老文化。 ![]() ![]() 古琴曲目 《鳳求凰》 《神人暢》 《醉漁唱晚》 二重奏《流水》 移植曲《貝加爾湖畔》 ![]() ![]() 《流水》是古琴經典曲目,出自《呂氏春秋》中俞伯牙與鐘子期知音雅遇的故事。 一個人彈《流水》,是尋覓知音,兩個人演奏,便是知音之間的默契相和,兩位老師在彈奏中,用音樂去對話,展現一種知音之間用音樂對話的狀態,讓大家在其中更加直觀地感受流水的力量和變化。而由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于1977年8月20日被美國發射的“航行者”號宇宙飛船送入太空,在宇宙中為地球尋覓知音。 在講座快結束時,一首移植曲《貝加爾湖畔》更是讓觀眾尤為驚艷。古琴演繹的《貝加爾湖畔》音律悠長、氣質淡雅,將湖水的清澈與湖畔旅人纏綿、惆悵的思戀刻畫得恰到好處。 ![]() ![]() ![]() 觀眾的熱烈互動和現場體驗 |
相關閱讀:
雙百活動
照片墻
心情版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