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戲表演
2017-07-04 11:25:13??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院 責任編輯:陳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晉江高甲戲表演 時間:2017.6.10—6.11 10:30—11:00 15:00—15:30 地點:福建博物院5號展廳 高甲戲 又稱“九角戲”、“戈甲戲”,用閩南方言演唱,流播于閩南地區、臺灣省和東南亞華僑聚居地。它孕育于明末清初,早期只是閩南民間裝扮“水滸傳”人物的化裝游行,隨后演變成專演宋江故事的業余戲班,時稱“宋江戲”。至清末,形成有自己獨特風格和傳統的地方劇種。 保存有600多種傳統劇目,大都來自京劇、木偶戲、布袋戲及部分梨園戲。高甲戲音樂結構形式為曲牌體,以“泉腔”弦管為主,兼收傀儡戲、梨園戲和民間小調,既有清婉纏綿的音韻,又有激昂剛健的腔調。打擊樂多取自京劇的鑼鼓經,但丑旦戲仍保留響盞、雙鈴、小叫輕快活潑的音響。特色樂器有南琵琶、二弦、南噯。 2008年6月14日,高甲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高甲戲經典劇目《連升三級》劇照 “三百年前唱宋江,閩南村社梨園腔。泉州處處傳高甲,水滸家家話晚窗。莫怪舞臺常有丑,從知藝技本無雙。遠來京國殷勤意,相祝何須倒一缸?!?/p> 不同的劇種有不同的表演特點,高甲戲則以丑角表演最為出名。其丑角行當之齊全在中國戲曲中是獨一無二的。 ? 高甲名丑齊聚一堂 高甲丑經典劇目劇照 金龍煥彩高甲四種丑 (衙役丑、女丑、拐杖丑、公子丑) ? 高甲戲柯派丑行表演藝術是 一門夸張性質特強的寫意美學藝術 柯派丑行 高甲戲柯派丑行表演藝術分男丑和女丑。男丑又分為公子丑、破衫丑、傀儡丑、布袋戲丑等等,其演出特點都是插科打諢,滑稽戲謔,逗觀眾們樂。公子丑在表演的過程中融入舞蹈的飄逸與瀟灑,加上夸張的臉部表情和胡子功,使其的表演具有很高的觀賞性。體現出了丑得可愛、丑中見美的高甲戲柯派丑行表演藝術。 |
相關閱讀:
照片墻
心情版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