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面
2017-02-04 09:00:51??來源:福建博物院 責任編輯:肖月青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觀眾朋友,公元493年,也就是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隨著都城遷至洛陽,在營建宮殿的同時,佛教石窟的營造也從平城移到洛陽。孝文帝后面的宣武、孝明等帝王及王室貴族都好佛法,致使佛教的發展在此時達到了一個空前繁榮的階段。除開鑿龍門石窟外,在洛陽城內還修建了與平城永寧寺同名的著名寺院——永寧寺,以及九層木塔。 北魏對洛陽永寧寺的大規模營建是在孝明帝熙平元年,也就是公元516年。孝明帝的生母胡太后曾親率官僚為永寧寺九層木塔奠基,所花費用不可勝計。這座皇家著力營造的寺院及高大木塔,反映出當時中國社會各階層崇佛尚佛競造高塔的時代風尚。它的出現,是佛教傳入中國內地后繁榮發展到第一個鼎盛時期的重要標志。而這件佛面殘件就是20世紀80年代出土于永寧寺塔基遺址的。今天我們只能看到這件造像雙眼的下眼瞼、鼻、嘴、下頦、臉頰等部分。即便如此,造像雍容華貴、氣宇軒昂的神情依舊光彩照人。佛面臉型圓潤豐滿,五官端莊勻稱,鼻梁高挺,嘴唇微微閉合,唇線流暢清晰而柔和,嘴角微微上翹,既有超塵絕世的高貴神秘,又有凡界世俗的溫文爾雅,高深莫測的秀美神情被塑造得淋漓盡致。好,請您繼續觀賞。 ? |
相關閱讀:
- [ 01-20]《木影流光——福建金漆木雕展》赴河北西柏坡革命紀念館展覽
- [ 12-12]“‘壽山石回故鄉’展覽學術研討會”在福建博物院舉行
- [ 11-30]“宮囍——清帝大婚慶典”展覽在港展示禮俗文化
- [ 11-25]泉州籍華僑華人奉獻史展覽正式展出
——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二十周年獻禮 - [ 11-25]泉州籍華僑華人奉獻史展覽正式展出
——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二十周年獻禮
雙百活動
照片墻
心情版
相關評論